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刘静
[导读] 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刘静
        什邡市北京小学     618400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前提,在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计算能力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与正确率,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转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的现状。本文论述了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主要因素,总结了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对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计算准确率
        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找出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根源,并“对症下药”,培养他们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养成良好计算习惯,从而提高计算准确率,并最终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能力,而怎样使学生的计算率既高又准确,这便是教学中的难点。
一、影响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因素
        尽管导致小学生计算准确率低的原因很多,我们通过观察发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1  精力不集中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限制,容易受外界干扰,注意力不集中。如,一只蝴蝶,一阵风,窗外的雨声,都可能导致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引起计算错误。
1.2 抄错或看错数字
        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较模糊,对于精确度较高的内容缺乏整体认知。主要表现为马虎、粗心,导致抄错数字、写错运算符号或抄串行,进而导致计算准确率无法提高。
1.3  运算方法混淆或遗忘,易出现思维定势
        在一、二年级时,主要集中学习四则运算的各种知识,对于运算的方法很容易造成混淆或遗忘,常使用熟悉的方法解答性质完全不同的题目,比如,在计算5×6÷5×6学生先算两个5×6=30,然后30÷30=1这是因为学生不认真观察算式运算符号,都是同级运算应该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准确率的策略
2.1  引导学生意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激发其计算学习的热情
        计算兼具乏味和单调两种教学困境,所以必须激发小学生的计算热情。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放在首要位置,应了解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特征,以感性教学为出发点,让学生们逐渐地、理性地认识到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2.1.1  运用实物,增加可理解性
        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计算课堂中多组织实际操作的活动,让学生通过教学学具对计算学习较为直接的认识。例如,一年级教学《10的组成》我们教师就让学生准备10根小棒,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让他们通过实物操作,充分掌握和理解10 的组成。教师要给足孩子探索和发现的时间,多采用实物教学,充分发挥动手实操的作用,使其印象更深刻,理解更容易。
2.1.2  穿插故事,增添带入感
        在教学中,设计有趣味的数学故事,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热情。

借鉴生活,使学生真正地意识计算能力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增强带入感,快乐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1.3  设置悬念,激发求知欲
        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置于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产生自主探索的需求。例如教学乘法口诀时,教师提出8个9连加的算式,问:“谁能在两秒内算出来?”学生忙绿起来,教师说:“教师一秒钟就能说出,是72,不信?你们再算下去。”学生整整用了3分钟才算出是72。教师问:“谁知道教师为什么算这么快?想学这种本领吗?设置悬念,使其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兴趣和欲望,进一步引导主动探求知识,寻找规律。
2.2  透彻掌握算理,提高计算准确性
        数学教学中,在学生未明白算理时盲目训练容易出现问题,教师必须让学生透彻掌握算理,才能进一步提高计算准确率。如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教学时,教师创设情景出题让同学帮教师算算,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计算,然后再交流,并通过课件演示说明算理。这样不仅使学生的计算信心大增,同时也使计算的效率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2.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
        在数学教学中,令教师困扰的因素之一是计算错误率高,即使进行反复练习,仍没有太大效果。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科目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不能以自己的粗心为借口不加以重视,要让其自己对计算错误的点进行改正,树立正确的计算态度才可以降低计算错误率。从低段教学到高端教学,要求学生先审题,在检查,后计算,再核实,逐渐养成做题先审题的良好习惯,弱化因抄错、粗心等原因造成计算出错的影响。同时,随着年纪的升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师应挑选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充分锻炼其计算能力。
2.4  多元化练习形式, 提升运算速度和准确率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自身知识丰富,计算题综合性增强,计算难度增加,要实现计算正确性,确保计算速度,必须依靠一定的练习。
首先,可以在早读或上课初进行卡片口算、限时口算练习,也可以进行随堂测验,“口诀大比拼” 趣味比赛等,让学生得到充分训练,既巩固了知识,也锻炼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其次,重复的训练方法难免会造成学生的厌倦,导致学习兴趣下降。教师应通过多种手段丰富训练形式,如计算对抗赛、计算接龙等方式,还可以通过小游戏,穿插讲述数学故事,比如“棋盘麦粒问题”等,激发学生兴趣,进而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最后,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找出导致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根源,并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计算准确率。多元化练习形式是途径之一,教师必须从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进行多种形式练习。以基础性为主进行随堂练习,课后练习难度遵循由浅入深原则,依据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练习。及时进行对比练习,让学生掌握运算规则,使计算概念、顺序清晰化。引导学生计算完后总结,自行分析和反思,达到运算速度和准确率提升的效果。
        结语
        计算能力在学生的终生发展中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浓厚兴趣,并从计算中寻找到规律,进而深化对计算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再通过多元化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提高自身计算能力。此外,教师不可以局限于计算成果,要依据教学实践,不断进行总结、优化和创新,使学生善于学习和计算,提升计算准确率。
参考文献:
[1]胥若男.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准确率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36).
[2]徐芹英.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26).
[3]李莉.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Z2).
[4]严厚泉.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5]张惠昀.彰显内涵算出趣味——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4(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