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力峰
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北安市第八中学校
【摘要】学生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力量,如今我国正在对现有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使其符合时代发展提出的需求,教育目标也伴随着这一过程逐渐发生变化,在这种背景之下,体育课程在学习生活中显得愈发重要。对中学生而言不仅要完成学习目标,同时也要强健体魄。然而我国部分中学院校并没有意识到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体育教学占据时间较少,或者被其他课程占据,学生缺乏应有的锻炼机会,身体素质不断下降。文章主要探究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探讨教学改革方向以及提升教学效果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策略分析;有效性
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有效性已经成为教学核心理念,而所谓有效性教学是指学生可以在课堂当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能力。在中学教育当中,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意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学生缺少锻炼机会,身体机能受到影响,若仅仅将教育停留在课堂当中,这无疑与新课改提出的需求相悖,只有站在客观角度看待体育课程,才能发现其蕴含的价值以及在教育体系当中发挥的作用,故此要改变以往思维,对体育学科投入足够的时间精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健康成长。
一、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内涵阐述
(一)中学体育的内涵
中学院校的体育运动可以是篮球运动、足球运动、跑步运动等,这是一门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习的一个共有课程。中学体育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层面理解。首先是教学目标,中学体育秉承了培养社会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在大力开展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势必会为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则是以排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故此可以看出,自由活跃是中学体育课堂最为明显的特征,除了部分体育专业学生,大部分老师都会给予学生充分自由活动的时间。其次是教学内容,和普通高校不同,中学体育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没有固定内容,老师往往会以主观意识进行教学,组织一些活动,其中大部分活动具有竞技意味,而这类活动也更受学生欢迎。最后则是教学过程当中老师采用的方法,中学体育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其二是让学生自由活动。目前在体育课堂当中学生自由活动时间要明显大于老师讲解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这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主流形式,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自身的压力得到释放,且不会受到老师约束,故得到学生喜爱。
(二)有效性教学的内涵
在过去,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更为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育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同时,通过教育学生的各项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这样的教育就是有效的。有效性教学是指能够符合时代发展,并在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完成或者超额完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传统的以教师主导的课堂教育中,学生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完全都是由教师决定和指引的,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种教学方式自然就是低效的。有效性教学包含了有效的教学目标制订、有效的教学理念、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内容四个方面。其核心是人文和平等,应尊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不是一味地以学生的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才能实现中学教育的有效性发展。
二、中学体育有效性教学的方向研究
(一)有效性教学目标的制订
为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效果,老师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以及教材内容树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学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教学内容与目标有直接关系,而教学目标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态度。在中学体育教学当中,为保证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需要树立目标,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计划,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故此老师需要考虑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以及承受能力,心理状态,对体育学科的认知。在通过课堂活动来提升学生体育技能,改善身体机能。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以减轻学习压力。
(二)有效性教学理念的树立
教学理念基于意识导向对认识的集中体现,具体表现为教师对学科的看法和态度。有效性的教学理念应该遵循以人为主的原则,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进步和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如果体育仅是供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用来玩耍娱乐的课程,那么中学体育教学就是无效的。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得不到发展和进步的。中学体育有效性的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体育学习,来增强学生对体育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如此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三)有效性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是达成教学目标最主要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防止教学质量下降,并推动教学有效性发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考虑到学生身体因素,有许多有效性教学方式可供老师选择。例如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等新型方式对体育学科理论知识进行了解,运用分组教学方式举办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积极性。通过有效性体育学习,学生身体素质会逐渐提升,故此老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采用多元化方式开展体育教学。
三、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合作学习
加强合作对学生来说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而良好的合作能力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在交流沟通过程当中对体育知识有充分的了解,提高教学质量。故此体育老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合作教学发挥的作用,保证教学效果,推动体育教学发展。在体育知识学习期间,老师可以借助分组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与他人交流沟通来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在教学期间,老师要对所有学生心理状况和体育基础进行了解,尽量保证分配合理。其次,老师要根据各组情况分配学习任务,例如“篮球运用过程中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这样会使学生带着疑问学习,从而了解与篮球有关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其次,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提问,对勇于发言的学生给予鼓励,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堂氛围,同时教学效率也得到提升。最后老师要带领学生总结学习过程,明确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以提升日后教学效果。
(二)多样化教学方法
通过新课改提出的理念,对传统教学制度进行创新,采用多元化方式开展体育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积极性,使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教学效率,以免教学质量下降。在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自身优势来增添趣味因素。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理论知识以图片或者影像的方式展现给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其次,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微课对体育知识进行细化,分解各个知识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提升综合素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受新课改推进的影响,我国中学院校教育体制已经发生了变化。为推动中学体育教学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学任务,树立教学目标,转变以往教学思维模式,以学生自主意识为主体,关注学生成长过程,运用多元化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材料,安排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学期间将体育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体现出来,其效果也会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陈娟.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29):154-154.
[2]唐宜峰.新课程下提高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教育,2016,000(007):P.238-239.
[3]陈厚玉.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000(0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