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8期   作者:谭汉立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也随之出现
        谭汉立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城关中学   530599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也随之出现。地理教学应发展综合素养,使地理达成有效教学,以此针对不同学生展开针对性教育,使教学更加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供相应帮助。现阶段,应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开展地理教学,使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以此顺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乡村旅游;地理教学;融合策略

前言:
        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村资源如何开发和保护成为了首要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融合地理教学尤为重要,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与地理综合能力,且可以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推动乡村经济的增长,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提供推动力。
一、乡村旅游的现状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正逐重视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提升了我国乡村旅游开发规划的效率,对于我国实现乡村旅游开发合理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想要确保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应用,必须要加强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设,并且需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通过对国民意识和工作思想的统一提升,健全相关的管理体系和实际关系体系,满足地理教学的需求。
        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推动乡村现代化建设,促进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健康发展[1]。从我国现阶段乡村发展来看,促进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应用是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基础和标准,民俗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实施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无法分离的程度。我国的民俗文化具有着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意义以及历史文化,因此可以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掘性。民俗文化分布较为广泛,并且能够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实施。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战略中,民俗文化对其有着重大的影响意义和促进作用,同时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也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
二、乡村旅游规划设计与地理教学结合的意义
        部分地区乡村旅游规划设计缺少相应的管理机制,且对于地理教学的应用缺少管理系统。部分乡村旅游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系统性,使得乡村旅游设计无法切实发挥出实际作用,导致乡村旅游设计管理落实不到位。因此,乡村旅游设计中的魅力乡村旅游应将建设放在第一位,重视规划管理并将建设工作确切落实,定期完地理教学的应用管理机制,进而发挥出乡村旅游设计的作用。魅力乡村旅游也应认识到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以此来提高城乡建设的发展进程。
        目前教学界都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也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理念的教学作用,以学生课堂学习为基础,有效融入信息素养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因此,乡村旅游下的地理教学不应该存在片面性,以相关的战略方针对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明确,但部分地区却没有将党的方针有效落实,这样的情况导致乡村旅游设计在实施上仍然存在错误。因此,乡村旅游设计应提高自身的认知度,改善地理教学中的不足,使规划管理具有创新性,从而符合城乡当前建设的发展需求。美丽乡村旅游也应明确国家工作方针,并根据方针完成乡村旅游建设,以规划管理助推美丽乡村的发展,有效落实我国乡村旅游的目标,为地理教学提供帮助,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


三、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其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有效实施因材施教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素养提高的重要基础,所以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素养观念,正确处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做到友善、真挚和关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这样再提高综合素养,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包括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记忆水平以及存在的问题方面,教师通过对这些因素的了解充分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优势,结合乡村旅游的民俗教学资源内容制定出符合当前地理学习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融合民俗文化
        乡村旅游的基本方向就是民俗文化,旅游也是展示当地民俗文化和宣传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形式。但是从现阶段各地区的旅游规划现状来看,都基本采用相同的模式。针对此情况,可以根据当地的民俗风貌来进行乡村旅游景观的基本开发,具体可以将当地的物质生活民俗作为重点。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大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所总结出的方式和方法,从知识学习层面上升到感知层面,完善学生在乡村旅游中获取知识的途径。
        例如,可以有效应用乡村旅游时的资源解决地理知识中的时空限制问题,在降水知识的讲解中,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的知识就是降水概念,在未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很多学生对于该概念都会理解成为“降雨”,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旅游带领学生了解雪、冰、雨以及霜、露等画面,然后可以将这些元素编辑成相关故事,这样通过故事的引导以及视觉感官的刺激,学生会更深刻理解本节课的知识和概念,使乡村旅游与教学充分融合。
(三)创新学习建设
        乡村旅游开发应当做到内容需要以地理教学为基础,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例如视频、投影、蜡像、3D场景建设等,以此来表现出乡村旅游开发的创新性和现代性。而地理教学则需要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深化考虑对知识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师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并且在不断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身教学的重要方法。例如,在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有一些喜欢美术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简笔画记忆法或者绘制知识框架记忆法等;对于一些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可以推荐他们对比记忆法;如果乐于户外运动的学生,可以推荐其户外实践法等,这样通过不同方式的尝试与创新,发挥乡村旅游的根本作用。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理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教育理念,使其区别于传统教育理念。从创新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实践平台,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统一。
参考文献:
[1]王凤鹏.陇南市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2018,23(5):133-135. DOI:10.3969/j.issn.1008-9020.2018.05.037.
[2]谢冬明,易青,黄庆华.乡村旅游发展的四个阶段及产品开发策略[J].老区建设,2019,(6):50-52. DOI:10.3969/j.issn.1005-7544.2019.06.011.
[3]丁运超.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开展县域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0):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