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旭娟
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三泉中心校043100
摘要:汉字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学生都牢固掌握汉字,这关系着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因为学生普遍年龄很小,无法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理解能力也不强,这增加了识字教学的难度。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进识字教学方法,从低年级学生学习规律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教学
综观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种状况:很多时候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所学汉字的发音,还会要求学生在课下对所学的汉字进行大量、重复的抄写。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课上读、课下练的识字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对识字学习产生枯燥感、乏味感,导致其识字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最终影响其识字效果及质量。针对这一情况,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有趣的识字学习氛围,让他们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主动、高效地学习汉字。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使学生识字能力不断提升。只有学生记住更多汉字,才能保证日常交际的正常进行,既实现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也为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打牢基础。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可以领悟汉字属于表意性文字,对汉字意符、音符和记号等理解更加深入,并感悟到所有汉字的创造与生成均包括一段历史,具有一定的含义,并理解到中华文化与历史精髓,因此提升地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指导策略
(一)结合学生特点,激发识字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并认识到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保证识字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转变识字教学的方法,融入更多新鲜的元素,确保可以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上,这是提升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春、夏、秋、冬”等字教学中,教师要编如下的儿歌:“三人同是日赏花,百目朋友是一家,禾火二字排排坐,夕阳桥下两个瓜”,在这种识字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感觉到有趣,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中。又如:在“出”、“思”、“拿”、“尖”、“省”等字教学中,教师不需要直接为学生讲解,应该将五个字与字谜写在黑板上:“山上还有山”、“十张口,一颗心”、“一人一张口,下面长只手”、“说它小,下边大,说它大,上边小”、“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选出每个谜语对应的字。在游戏识字中学生都表现得非常活跃,也愿意将自身的想法说出来,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也提升了生字的记忆效果。
(二)借助图画,形象识字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有着图文并茂的特点,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强,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图像感知与接受优于文字。
教师应该图与字利用起来,指导学生在看图中识记字形,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例如:在《日月水火》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日”字,教师要将“日”字甲骨文形体呈现出来,学生看通过观察发现太阳为圆形的,并能够说出象形字的演变过程。之后教师将汉字“日”展示出来,这样学生轻松明白了“日”代表“太阳”。在图与字对照过程中,学生将对象形字产生深刻印象,理解也更透彻。教师要从学生思维能力出发,鼓励学生学生充分想象,如在“哭”字教学中,学生容易忘记写一点,对此教师需要将小朋友哭的图画进行展示,要求学生通过简笔画画将小朋友哭的模样画出来。教师则解释“哭”上两个口为眼睛,一点为眼泪。这样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轻松,也能正确书写,提升了识字的效率。
(三)引入多媒体,吸引学生探索
识字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不能采取照本宣科的方法,直接为学生灌输知识,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方法呈现文字含义与发展过程。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如借助多媒体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的目光始终放在课堂上。同时多媒体能够让原本枯燥的汉字字形讲解转变为音乐、画面,学生可以感觉到识字的乐趣,也能认真学习。
例如:对“汽车”、“火车”、“飞机”等词语来说,教师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要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图片、动画等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的识记,并正确的区分,在脑海中产生深刻理解。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教学方法,让识字的过程更加动态化,这样学生才不会产生乏味之感,并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探索神秘的汉字世界。
(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所学汉字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该学科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他们借助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生活实践。从这层意义展开来讲,作为语文学科重要组成部分的汉字教学,同样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鲜明特征。对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不仅应摒弃以往只是单纯引导学生会认识汉字、能写对汉字的观念,还应不断提升学生对所学汉字的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发现与运用所学的汉字。这在赋予低年级学生识字趣味性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语文汉字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为学生布置了一项“寻找生活中的常见错别字”的课后练习作业,即鼓励学生将生活中见到的人们容易用错的汉字整理出来。这样的汉字学习方式较为新颖,大大激发了学生寻找常见错别字的热情与积极性。在寻找生活中所见错别字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知道了哪些是易用错的汉字,哪些是正确的汉字,无形中深化了对汉字的认知与理解;另一方面,利用所学汉字知识更好地服务社会生活、指导社会生活的预期目的也能得以轻松达成。
结语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对识字教学有了更高要求,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结合学生的特点与教学内容,不断转变识字教学策略。教师要注重识字教学的趣味性,确保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知识,这样学生才能记得牢,也能规范、正确书写汉字,为今后学好文化知识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玉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9(32):102.
[2]秦拉吉.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的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