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冠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第三小学,532200
摘要:安全教育是每个教学阶段的重点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措施的教学,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救能力,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而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来说,安全教育的渗透也是尤为重要的,通过在学习生字、文章的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正确认识安全教育,树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将对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渗透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安全教育
前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着明显的提高,但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隐患的增加,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和思想观念,安全意识也较差,进而容易受到安全隐患的影响。因此,为了强化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掌握基础的自救能力,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安全教育内容,实现语文知识与安全教育内容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促进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加强。
一、在生字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生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文字的演变历史源远流长,文字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信息,通过进行语文生字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够通过文字的学习来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独立的思想,管理难度相对于低年级学生较大一些,且在教师和家长的管理下容易出现反抗心理,做出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事情。
例如,夏季暑假期间我们时常会看到小学生溺水的新闻,这也是造成小学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在进行语文生字教学时,可以通过学习“氵”偏旁的生字,如“溺、淹”等,来渗透防溺水安全教育内容。比如说,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学生溺水的新闻或者是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溺水的恐惧,然后教师则是引导学生对生字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分析,进而可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防溺水知识和求救知识,进而能够让学生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可以沉着冷静的应对,避免因过于慌张和恐惧而带来更大的危险。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除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主要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促进其全面发展。而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占比越来越高,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通过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其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渗透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与阅读教学相融合,通过营造较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的认知,进而有助于强化安全教育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鲁宾逊漂流记”时,教师可以将鲁滨逊漂流记的纪录片在班级内播放,让学生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鲁滨逊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是如何生存和自救的,同时还能够根据鲁滨逊的生存技能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学生能够记住自救措施,树立安全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后向学生讲解一些简单的自救和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安全意识
虽然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认知,但是由于并未真正接触过社会,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且对于危险的警惕性不高,缺乏安全意识,进而导致了小学生出现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较高的现象[2]。所以为了保障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使其能够安全健康成长,需要进行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的培养,使其能够掌握分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可以避免受到外界负面信息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三观。
例如,在学习“景阳冈”这一文章时,主要内容是讲解了武松的英勇威猛和足智多谋,能够徒手打败老虎,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但是,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提问,自己在面临危险时应该怎么选择呢,并以此来引出自我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让学生们可以明白在陌生的环境中,需要考虑到自己的能力,采取正确的自救和自我保护措施,进而可以规避危险,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之后,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讨论小学生可以使用的自救措施包括几点,进而可以强化其警惕性,树立高度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于当前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问题,可以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的渗透,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式等,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使学生在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同时,正确看待安全教育,形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掌握一些自救措施,以保障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命安全。通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安全教育,能够使学生对生命安全有基础的认知,懂得生命的珍贵。
参考文献:
[1]陈维道.安全教育多向课程价值指向实践[J].安全与健康,2019(11):42-44+47.
[2]赵思宇.国家安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