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宗树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课本的教学是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着重锻炼和训练小学生数字方面的计算技能、逻辑思维的创造能力以及空间立体的想象能力。在小学阶段中,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属于最基础的数学知识教学阶段,整个阶段对于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以及提高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本文将从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和北师版的小学数学教材出发,分析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式方法,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师们在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利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
在整个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计算能力的良好掌握是整个阶段学生们的必备技能,是所有学科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之所在。可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常常被其他课程所忽视,进而导致小学生频频出现计算能力方面的问题,该问题的出现必将引起当前小学数学老师的重点关注。所以,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对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有效方案的总结。
一、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之处
在小学数学课本当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是和计算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对于小学生数学方面的计算能力培养和提高,数学教师应该加以重视。在进行计算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地去引导小学生将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思维意识以及各种智力、非智力因素进行巧妙的结合,进而在小学生学习、思考、研究数学的道路上打下扎实的基础。根据我国所颁布的关于小学数学整个教学的标准中说到,虽然对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具备一定基础的计算功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思维的严密性和运算的正确性。由此可以看出,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拥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将会对学生未来各方面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计算能力是很多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石。
二、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学生学习角度
首先,学生需要对数学概念和算理有牢固的掌握。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算理的掌握对学生的计算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1】。如果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数学概念和算理,他们的计算结果就会更有准确性和逻辑性。如果学生对数学概念和算理掌握的不扎实,在做计算题时就很容易出错。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算理有良好的把握,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对错题的分析。教师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应该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分类记录,并且将典型的出错例题找出来,比如学生在计算中由于没有弄清楚算理造成的错误,没有弄清楚法则造成的错误以及没有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而造成的错误等,总结出学生的共性错误,组织学生对这些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出错的原因。在学生认识到自己出错的原因并且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与之相似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从而有效的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面对题目的时候,学生需要进行正确的审题,弄清楚题目中的运算符号和数字,避免因为将数学符号或者某个数字抄写错误而造成计算出错的情况。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的书写,认真的计算,并且在计算之后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从而保证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二、教师教学方面
(一)结合计算教学要求,转变数学教学理念。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是学生今后进行初中、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而计算部分是更是数学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计算教学的要求,认识到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转变自己的数学教学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实施对数学课堂的改革,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各种数学计算步骤和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2】。
(二)利用数学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指导,促进数学计算教学的不断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对课堂情境的创新,丰富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让学生产生对数学计算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进行对数学计算知识的有效分析解答。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混合运算”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的运用,在课堂上播放关于摘草莓的具体情境,在草莓上写出数字,并将每三个组成算式,比如4×5÷2=?、3×4+7=?等,引导学生进行运算,在学生运算促结果后就可以提问学生,让学生分析是如何进行运算的?在运算时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要遵守怎样的运算顺序?在这样的情境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计算思维的提高。
(三)组织学生计算练习,培养学生计算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就需要教师重视对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改变一些小学生总是马虎大意、文字潦草的计算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运算时的看、想、算、查等步骤进行引导,促进学生计算学习习惯的养成【3】。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中关于“小数点运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计算练习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计算训练,引导学生认真对数、认真审题、认真书写和认真检查,帮督促学生在练习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运算模式,促进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如何正确地去培养小学生运算的能力。因为可以通过对小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去拓展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思维,小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充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去激发学生在各方面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推进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适用性,以此来全方面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慕华.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36).
【2】姚洪东.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才智,2018(09).
【3】柏沈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