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县丽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城郊中学 715100
摘要: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田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和内容。高中生因有着沉重的学习负担,且体育课时非常短,故体育教育渐渐变得十分边缘。每个班级都有各种各样性格的学生,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往往不同。在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中学生能够表现的比较积极,在不喜欢的项目中表现的比较消极,但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在田径项目中都比较消极。之所以会有这种情况与田径项目本身比较累有关。对此本文将以实际出发,分析田径教学问题与有效方法,旨在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前言:在高考背景下,如今我国高中生普遍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而这导致部分课程,比如体育被严重忽视,甚至课时被一缩再缩,田径项目尤为如此。正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需要有发泄的过程以及健康的身体应对学习、生活中的挑战,释放压力。所以教师需要改变过去的态度,表现出田径教育重视度,组织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当中,推动我国田径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其具有现实性的教育意义。
一、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
(一)学生忽视
因为很多学生从小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思想,且背负着沉重的高考压力,故学生的大多数时间被用在了学习文化知识。一直没有表现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度。学生认为体育不重要,考试加分非常少[1]。学生错误的认为田径就是长跑、短跑与接力跑,这些项目自己会,不需要投入学习、训练时间。在以上种种因素作用下,无法保障田径教育质量。
(二)方式单一
新课改所关注的就是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调整。高中田径教育同样也有遵循这样的要求。教师需要合理关注田径教学,表现出对田径教学质量、效率的重视度,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可是当前很多田径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教师更倾向于使用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结果导致田径教学非常枯燥与无聊[2]。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失去了田径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脱离了新课程目标以后,势必会对田径教育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三)缺少足够的器械与场地
影响高中体育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场地器械的缺失是非常严重的问题。许多高中田径教育只有跑步和跳远项目,没有标枪和跳高项目。一些高中选择将乒乓球和羽毛球加入到田径项目。此外部分学校没有设置标准的塑胶跑道,标枪、跨栏、铁饼等项目也只有在大型比赛中才能够见到。以上种种严重影响了高中体育教育有序推进,难以开展田径项目自然会影响和耽误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训练。
(四)评价俗套且落后
当前很多高中体育教育都存在边缘化问题。学生没有体现出课程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身体素质,任务完成情况区别也十分突出[3]。
学校大多使用一刀切教学评价,也就是学生必须达到相应目标。这种以打分为主且没有过程性的评价模式会让学生十分抗拒,无法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发展。
二、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处理办法
(一)提高学生认知度
为了保障田径训练效果,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表现出对田径项目的重视度与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主动参与到田径训练,表现出锻炼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那些是田径项目,这些田径项目对于学生的身体以及健康有哪些影响。比如短跑项目可以开发学生的爆发力,增强学生的素质与耐力,可以让学生提高新陈代谢。即便在缺氧情况下,也可以让人体保持一段时间的正常工作。长跑能够开发学生的耐力,让学生得到意志层面的磨砺。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了充分改善。在跳高项目中,学生的下肢力量、弹跳力、人体协调性得到很好的开发。在学生明白不同田径项目优缺点以后,自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提高田径训练质量、田径训练效果。
(二)创新方式
体育教师必须表现出对田径项目的重视度,理解田径运动对于开发学生综合素质与身体素质的积极影响与意义。用更富有魅力和创新性的方法开展田径训练、田径教学。挖掘教材现有基础,创新与整合教学内容,提高田径教育价值与趣味度。以教学方法角度切入可以看到的是,教育部门需要让学校有明确的教育改革方向,下达明确目标与任务,让教师能够立刻着手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变与创新。教师需要设置新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足够多的自由锻炼机会与时间。教师在旁边负责指导,做好教学难重点的总结工作,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知识见解。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实际状况以及田径项目特点展开教学方式优化。比如短跑项目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案例,用一帧一帧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与了解短跑技术特征,让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与掌握田径运动魅力和特点。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其中的动作要点,让学生形成独特的感情。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播放我国田径运动员为国争光的画面,使学生形成爱国意识。用田径比赛增强学生的田径参与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学校需要做好教学器材优化工作,比如接力棒的准备就非常重要。众所周知田径接力赛中接力棒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教师可以先行讲解接力棒的交接注意事项,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了解和掌握接力比赛中的规则。随后展开比赛,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表现出主动性、积极性。此外器材的使用还要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如铅球、实心球项目中,部分学生因为担心害怕受伤,所以不敢训练。对此需要教师早期教学可以组织学生用沙包训练,让学生克服恐惧,最后使用真正的铅球和实心球。
结语:在国内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如今田径教育的地位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教师需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着眼于实际组织学生与引导学生进入田径训练过程,展现田径训练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强.浅论高中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J].田径,2020(03):54-55.
[2]段乃征.兴趣导向,应试倒逼——高中生涉考田径项目训练动力机制建设研究[J].田径,2020(03):79+72.
[3]李加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田径,2020(0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