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服人,以爱育人——小学语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李穗华
[导读] 在近几年发展中,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比较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李穗华
        信宜市池洞六定小学 广东 信宜 525300
        摘要:在近几年发展中,我国相关部门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比较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语文是当前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其不仅包含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内容,还应该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一些德育方面的教育,以此提高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以德服人、以爱育人,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同时掌握一些正确的思想,以此促进学生们不断成长。本文围绕小学语文中如何贯彻以德服人、以爱育人做出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德育教育

引言:在当前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其教育理念仍在不断地改革,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应该贯彻“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语文作为当前小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贯彻相应的理念。教师在实质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改善,以此推动教育行业的持续发展。
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正视自己的地位
当代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这能够有效完成教育任务,同时还能给学生家长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点过于急躁,而且对于学生们的期望值比较高,最终没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导致现在这个原因,都是因为教师自身没有对教学做出明确的定位,从而导致出现这样的问题。
教师对于学生们有一定的期望值是正确的,但是期望值过高就会超出学生们的承受范围,这样不仅会导致出现一些教学方面的问题,还会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甚至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心理。在实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保障教学适合大多数学生们的水平,但是部分教师过于求成,使得教学内容超过学生们的接受高度。
为此,教师应该对教学有一个重新定位,做好自己各方面的规划,以此提高教学的期望值。语文作为当前小学教学中的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们的文化培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们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作为当前的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笔者在针对学生们教导工作中为学生们做好引导工作,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加之中国语言博大精深,文字具有属于自己的艺术特色,只有掌握语文的基础内容才能更加渗透学习其他知识。一些学生在做数学题的过程中,找不到很好的解题思路,是因为他们对于文字内容的描述不够理解,同时对习题存在错误的认知,最终导致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导的过程中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学生们展开引导,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不断成长。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们做好引导工作,以此让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以此激发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们语文素质的教育
在当前的教育行业发展中,教师应该明确先育后人的教学道理,虽然学生的学习会受到环境、经历、家庭、背景有关,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士是可以克服这些存在的困难,当今社会上有许多成功人士他们的背景都比较差,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成长起来。不过当前每个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较好的品行和人品,教师在实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们品行的培养,通过多种不同的教学途径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实质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言传身教,更要做到以身作则。小学阶段学生们的内心还处于成长阶段,他们会将教师当作自己的模范,不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现实生活中都想要与教师进行比较。

为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渗透人文知识,同时还要重视自身的一言一行,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从而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笔者本人在实质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在板书还是批改方面,都会十分重视自己的字迹,因为好的字迹会给自己一个愉悦的心情,同时也会让他人感到十分舒适,这更是一种态度的体现。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自己的学习态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另外,语文知识自身包含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渗透一些我国民族精神。例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自强不息等,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渗透语文的核心素养,在提高他们学业成绩的同时,加强对他们的道德教育,以此发扬我国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实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个人魅力,通过激励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魅力,以此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中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实质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善当前的课堂结构,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这样能够突破原有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会认为将知识讲解透彻一些有利于学生们分析与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们自然掌握相应的知识。但是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说明,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错误的,教师教学详细不代表学生们可以理解和掌握,教师过多的讲解和描述只会浪费学生们的课堂时间。为此,教师应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渗透研究,并合理的优化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性质,让他们自主展开学习。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文章中许多的文字都是带有特殊的语音感和语意感,这些如果只是依赖教师讲解时很难描绘,它需要学生们自行地去体会,让他们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弘扬人文精神,加强对学生们的熏陶。通过正确地引导加强学生们的思想、知识、情感以及交流能力,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文字的魅力,以此提高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这也充分说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们的学习欲望。学生们作为课堂主角,应该让他们发现疑点,并对学习的内容展开深思,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四、重视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当前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对于学生的影响相对比较大,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理念下,教师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展开。现代语文评价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评价的过程中不能过于重视学生们的成绩,还应该重视学生们的语文能力,从学生们的听、说、读、写多个方面做出分析,通过引导的方式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基本知识以及自我学习能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们的一点一滴,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当学生们出现一些错误时,不能急于指责和批评学生,因为学生年龄比较小,内心比较脆弱,如果过多的指责和批评可能会给学生们的内心造成伤害。应该尝试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找到他们内心的困惑,并通过引导和激励的形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同时教师也要围绕学生的立场去想问题,以此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学生们的学业教导,还应该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通过不同的途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质开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德服人、以爱育人”,通过这样的形式展开教导,让学生们感受到学科的魅力,在提升他们的学业成绩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另外,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们的评价工作,利用激励与引导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让他们走出学习和生活的困境,以此促进他们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潘丽华.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浅见[J]. 课程教育研究,2018(45):78-79.
[2]李娜.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学周刊,2019(06):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