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落实审美教育途径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高海英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高海英
        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     32560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事实上知识不仅改变受教育者的个人命运,更重要的是知识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而这一些都需要教育来实现,现在的教育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从根本上是由当前的社会发展环境决定的,在当前文化软实力越来越能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当下,教育者必须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更应该发挥其重要作用。本文将结合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将审美教育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教育;途径;
引言: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长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课堂来为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打下良好基础,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审美就是在审道德,因此,为了培养出品德高尚,价值观正确的社会优质人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做到“教语文”而不是“教课文”。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现状
尽管当前社会不断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真正将审美能力教学重视起来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多,即便教师能够对审美教育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往往将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隔离开来,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情感的渲染与熏陶比较重视,但是往往忽略学生对于美的具体感知,也就是说教学太过抽象,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目的理解有限[1]。有些教师的语文素养较高,能够挖掘到课文文本中的一些美育因素,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将其传达给学生的能力较弱,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想象中的教学效果有差异,这就导致不仅无法达到美育效果,还打击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还有些教师由于教龄比较高,在面对美育教学时往往过于自信且缺乏创新精神,同样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要想真正能够利用语文课堂来进行美育教学,教师不仅要意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对美育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还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2]。
二、小学语文教学落实审美教育途径
(一)将美育贯彻到每个教学环节
要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美育,教师必须要时刻注意美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也就是要将美育贯彻到包括导入、模拟、升华、实践在内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在课堂导入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己先对课文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不断挖掘其中的审美要素,并思考如何让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课堂设计将这些要素自然而然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关于什么是美有一些自己的思考[3]。
比如,教师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老师要问大家几个问题,一会读完课文后要回答老师,首先是为什么吃水不能忘记挖井人?再者读完这篇课文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大家有没有过让自己深受感动的经历?”,通过提问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深度思考,从而让学生学会感恩,从而达到一个美育的目的。此外,在模拟期教师同样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德育进一步深化,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将课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这就到了美育的实践期,通过实践期的锻炼可以让学生完全地掌握美的思维,获得审美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生活感知
“艺术源于生活”,同样的,美也源于生活,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在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感知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脱离了语文课堂之后仍然能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比如教师在对《小青蛙》一课进行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先提问大家有没有见过青蛙,如果是农村的学校教师就可以省去这一提问,将重点放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上去,并引导学生发现田间小青蛙的生活乐趣,如果是城市的学校,有的学生可能去过乡下的爷爷奶奶家里所以有过相应的生活经验,对于没有见过青蛙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以图片或者是视频的形式将其介绍给学生,还可以建议学生去农村旅游。
三、加强学生对于语言美的感知
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样具有自身独特的美感与美丽,教师可以从小就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首先,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中穿插一些优美的表达,从而让学生接受语言美的熏陶,再者,教师可以的培养学生对于不同语言风格的区别与感知能力,可以用或优美委婉,或辛辣有力的表达方式来描述同一样事物,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社会对于人们审美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学生的美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审美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教师必须更加注重美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来贯彻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美育原则。
参考文献:
[1]吕途, 黄珊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的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 2018,(2):35-35.
[2]李晓宏, 刘文伟. 浅谈小学语文美育教学中落实审美教育[J]. 明日, 2019, (6):1-1.
[3]扈东颖. 论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途径[J]. 长江丛刊, 2018, (30):73-73.
[4]党爱平. 让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闪光[J]. 考试周刊, 2018, (23):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