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王甜甜
[导读] 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逐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最终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王甜甜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德归镇西柴沟中心校
        【摘要】在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逐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最终培养学生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探究式教学是通过设问、故事、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能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获取相应的知识,体验到实践情感,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学习成果从交流中分享,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学习环境,学习语文知识是教学的一种实际尝试,可以将能力具象化,或者说是模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鼓励来参加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比如,在学习《最后的一课》时,教师引导学习小组进行话题讨论,当然,在此挑选每个小组最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哽咽?在这里还写下了法兰西万岁做个手势?
小组成员之间对人物的深情进行分析,研究人物语言背后的意义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创设的手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危亡的情景再现,独特的视角体验到作者深切的悲愤之情。教师还可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开设“阅读鉴赏课”或者“阅读交流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阅读时间,利用这些课上的时间使学生交流阅读的感悟,将自己独特的阅读体会分享出来,为课堂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氛围。
二、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探究的本能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关注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教学的成果。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如何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呢?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使学生学会阅读文本。掌握文章中心,就必须学会阅读,这是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必要途径。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读文章,一边思考文章的意义,把文中模糊不清的地方动手画下来,将问题作为学习探究的内容;其二,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掌握学习的最好能力,不过是让学生学会理解。为这个思考与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便是理解的过程。通过思考寻求明理,把学习的知识在思考中提炼,获得新的思想,从而掌握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其三,培养学生探究的本能,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过是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动脑的思考收集更多的知识和信息,采集资料、分析研究、解决问题则是实践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思考、探究、解答中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会学的境界。比如,学生在学生字、词汇的过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将不懂的字词圈出,然后查字典、词典。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具备了最基本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没有教课之前,就已经学习了生字词,通过教师的再次讲述,便完全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事半功倍。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有所收获,更加全面的发展。
三、关注知识的灵活运用,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生学习了知识就要经常运用,使之学以致用,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在生活中对知识的使用更加灵活,形成能力。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学习方法,进而运用方法去实践、尝试,逐步熟练,反之,不然。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进行预习,提出自己的疑惑、探索、解答。比如,在教学《石灰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题西林壁》作为引导,是学生将学习方法回忆起来:熟读古诗、了解背景;理解词意;有感情的朗读诗词,了解作者创作的心路历程。最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将诗词的意境会画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个过程进行分组探究,在最后,小组派代表进行最后的汇报表演。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更加高涨的表演欲望,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了学生基本的学习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就要积极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时机,把握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养成积极探究学习问题的本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比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之后,可以为学生延伸到《格林童话》、《鲁滨逊漂流记》、《稻草人》等书籍,使学生进行阅读的探究,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中,探究教学是一种可以长期运用的方式,更是一种可以解放学生思想的方法。探究教学的学习可以解放学生的思想负担,将学习与思考有效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由探究能力、动手思考能力以及最后的分析研究、解答问题的能力,学生也会通过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对知识的运用,个体化发展自己的个性,使之发挥最大的优势,进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浅议小学语文探究课教学《散文百家(下)》,2016,3
【2】沈冬宇.小学语文体验教学课堂范式构建探析【J】.名师在线,2019(25):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