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玲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春州小学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两部分,二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质的提高。目前,众多教师在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前言
读写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读写结合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提高语文能力,形成语文思维,提高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相互渗透,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爱上语文学习,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一、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意义
1、阅读和写作的作用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学习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内容,进行输入学习,而写作则是让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进行输出学习,二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2、阅读和写作相互促进
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句式、修辞手法、表现方法等写作素材和技巧,通过阅读开拓写作的思路,阅读量太少将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而写作是对学到的新词汇、句式等的运用,通过写作可以让学生检测自己的阅读质量,让学生发现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自己对阅读方式和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学生在写作中会遇到表达上的问题,比如:怎样生动地表达?怎样使表达富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如果学生带着此类问题去鉴赏名家的文章,就能更好地学习各种表达方法,就能使阅读更有目的性。
3、写作是阅读的运用
所有语言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运用,写作是阅读的运用形式之一,没有阅读的积累就没有高超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之后适时进行运用,才能实现学以致用的效果,才能体现阅读的更大的价值。
二、读写结合教学的误区
1、阅读与写作分配不均
很多教师对于读写结合的认识太过肤浅,认为教学中同时包含阅读和写作的过程就算是读写结合,这是对读写结合的误解,对读写结合的认识于过形式化、片面化。不少教师在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时没有做到阅读与写作的良好融合,部分教师仅仅重视阅读,而轻视写作。在教学中往往侧重对课文内容和主题的分析,而缺少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缺少对写作方法的点拨。反之,部分教师侧重写作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过程,这两种表现都没有真正做到读写结合教学。
2、读写结合教学流于形式
读写结合需要选择合适的课文,没有必要每一篇课文都进行读写结合,教师应当根据课文的特点,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调整,让读写结合成为一种恰到好处的教学模式,避免过多的运用而流于形式或使学生产生反感。
3、写作训练方式过于单一
语文的学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语文的工具性,也就是增强学生运用语文来进行交流、写作的作用。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应用,但很多教师只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来锻炼写作能力,这样单一的训练方式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的提升。
4、读写结合课堂形式过于单调
读写结合表面意思是阅读和写作的结合,但是教学过程绝不是只有单纯的阅读和写作,部分教师对于语文的教学形式方面缺少创新,阅读就只是让学生一起大声的朗读课文,写作也是给学生指定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写作,这样的教学形式太过单调,无法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学生今后对语文进一步的学习。
三、读写结合在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结合学段,合理分配读写时间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学生的词汇量,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都不同,因此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时间安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很多教师认为二者必须做到平均分配时间,这是片面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当开始逐步加强写作部分的训练,通过让学生进行一定难度的写作来锻炼词汇和句式的运用能力。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将相和》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课时应当适当拓展一些相关的历史知识,然后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在课文旁边进行批注,写下阅读的感想,做到真正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进行思考,并随时进行表达,让阅读和写作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找准切入点,合理进行读写训练
教师在上课前应当对课文进行充分的研读,然后决定课堂上用何种授课方式,尤其是读写结合重点的分配,对于一部分内容比较新颖的课文,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去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而相对的,对于一些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到多种表达手法的课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更多的进行写作。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纳米科技就在我们身边》为例,本文中涉及到了大量的科学术语,主要让学生了解了纳米技术在身边的应用。对于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阅读为主要目标,写作方面设置简单的小作文“纳米科技可以应用在哪些地方?如果你是科学家你会如何发展纳米科技”等,增强学生对于科技普及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
与此相对,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草原》为例,这一课很明显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内容通俗简单,但是其中对于草原景色和作者心情的抒发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应当以写作训练为重心,先让学生进行初步阅读,然后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语句进行赏析,着重学习文章中使用到的各种修辞手法。之后让学生以“我的一次难忘的旅行经历”为题进行写作,鼓励学生运用新学的写作方法。写好后,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作文,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3、尝试多种写作训练方式
大多数教师让学生进行的写作是读后感一类,读后感的写作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存在片面性。语言是一种工具,对于各种类型的写作题材都会用到,教师应当积极拓展学生的写作类型,让学生尝试去进行各种题材的写作,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面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一课 《芙蓉楼送辛渐》为例,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送别辛渐的情景和心情,教师可以以此为背景,让学生以诗人的名义给辛渐写一封信,诉说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写作不同的题材,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书信的写作格式,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
4、创新读写结合的课堂形式
阅读和写作不一定要应用传统的形式,对于不同的课文,教师可以结合使用信息化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形式大力创新,增强课堂的感染力,让学生爱上学习。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草船借箭》为例,这一课内容简单,大多数学生对草船借箭的典故也有所了解。教学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自行编写剧本,根据自己对人物的了解编写对话,还可以用简单的材料制作道具,比如纸箭、草人等,然后在班级内举行汇演,让学生们互相评判,其中编写剧本是“写”的环节,课本剧演出过程是“读”的环节,这种有趣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
读写结合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合理分配教学重心,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多种写作训练方式,让学生通过写作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认识,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运用语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中敏.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效结合策略[J]. 文学教育(下), 2020(06): 58-59.
[2] 聂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写绘有效结合[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15): 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