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国策
[导读]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黄国策
        依安县新屯中学, 黑龙江 依安 161541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性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深度思考教学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自己的行为、意识、逻辑和思维等,持续提升核心素养。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想要开展探究性学习,需要结合学生的基础以及性格等情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针对性探索有效的融合模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升教学成效。加强中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具体对策探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实践
前言
本文首先介绍了探索性学习的特点,然后分析了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策略,希望对未来数学教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1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1.1 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究性学习从学生的基本特点出发,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与探索,这一过程明显地体现出探究性学习具有维护学生主体地位的特征。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在进行问题分析时,他们的行为、意识、思维、逻辑等都将达到统一的状态,全身心都得以被有效地调动起来,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以及解答均由其自主完成。
1.2 独特的问题性
问题性这一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正确的探究学习,教师会在探究前为学生提出相关性较强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在问题的引导下,课堂氛围将变得和谐愉悦,学生的注意力将到达最佳的状态,在此情况下,学生的能力与思维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与锻炼。同时,在解答一个个问题时,学生的自信心与积极性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强。
1.3 鲜明的实践性
实践性也是探究性学习具备的主要特征之一。素质教育要求中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的数学素质与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让学生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地联系到一起,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知识,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性学习中的探究环节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拓展到了实际生活中。
1.4 高度的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无论是学习内容还是学习形式都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在内容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促进自身能力、素质、个性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另外,为了激发学生思维,教师设置的探究性问题也应当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探究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形式上,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让课堂的灵活性增加。
2 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策略研究
2.1 改变传统式教学
以往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式都是灌输式教学,使学生应该在学习中作为主导地位变为了被动性的学习,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对于参加教学的探究积极性达不到,对于学生的后期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教学方式的改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求知探索,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同学和教师也可以共同合作解决问题,探究性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实践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对思维创新这一潜能有更好的激发。例如:在数学课本中有关二次函数,讲解二分法的问题时候,先不要进行新问题的直接解答,可以从前面所学过的学生比较熟悉的二次函数入手,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所对应的零点在所对应区间的两端点的乘积值,通过学生自己熟悉的函数来开始入手,那么学生对其分析、探究、实践,得到他们所认为的一些数值,自己去感受、发现问题的相互关联,对此产生更进一步的探究想法,使他们对此有一定的体验。
2.2 开展数学知识竞赛形式
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数学综合知识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更好的实现数学教学实效。例如,教师每周选定一节课时用来开展数学综合知识竞赛,竞赛主要包括口答和笔算两个环节。学生除了要完成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笔试题目以外,还要以抢答形式来完成口答环节竞赛,最后取综合成绩最高者为优胜者。教师对于参与竞赛及获得胜利的学生都会给与口头表扬和文具类奖励。学生们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每个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教师通过开展数学综合知识竞赛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更满足了新时期教学需求,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实效。
2.3 评价激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成功是继续努力的动力,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还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得到成功的探究体验,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上能够保持一种持之以恒的态度.这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这是学生进步的动力,也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动力,在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心态之后,学习能力也会相应的提高.
2.4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提高整合性
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将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更容易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学习理念,不断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数学知识中有很多的问题和物理方面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关联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引入相应的物理实验或者视频教学等方式,将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整合在一起进行授课,这样可以将抽象的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直观的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也更容易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5 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教学课堂的延伸性
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在课堂上加强互动讨论和交流,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了解数学概念、特征和原理的情况进行观察,从而为科学制定下一阶段教学计划提供参考。同时还可以通过设定更具开放性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有助于更好地融会贯通,将所学的新旧知识融合起来,寻求一题多解的解题路径,更好地在互动分享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友谊。
3 结语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是维持课堂活力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掌控全局者,应当切实立足于初中学生发展特点,发挥探究性学习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发现、应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宁善宏.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8,(12).
[2]程金元.中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几个辩证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