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志中
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大沙小学 广东 四会 526200
摘要:传统课堂练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使学生加深课堂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主要目的是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成果以及有效性,深化课堂教学意义。以多样化的课堂练习活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基于此,笔者以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题之我见作为选题,探析了当前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教学策略,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若干指导下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是奠定学习基础的阶段,学生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学习。小学数学知识具有普及性和实用性,能够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脑部发育,并且能够应用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小学数学也决定了学生未来在数学道路上的高度和深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学意义重大。传统课堂练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使学生加深课堂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而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主要目的是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成果以及有效性,深化课堂教学意义。以多样化的课堂练习活动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面临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吸引力不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的课堂练习不够形象生动,问题死板僵硬,涉及公式定理过多,题目数量超出学生的接受范围,导致课堂练习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教师却一味使用题海战术,因而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成型,其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足,容易出现厌倦、暴躁等情绪,从而对课堂练习失去兴趣。
(二)小学数学课堂练习内容重复严重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由于缺乏教学素材,课堂练习重复严重。学生面对熟悉的题目,经常盲目地填上已知答案,对练习感到厌倦,学习热情降低。因此,教师需要精心选择课堂练习的题目,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出题,从而降低题目重复率,对于提升课堂的正确率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着重要的帮助。
(三)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督促学生使用规范且符合逻辑的方式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可能会遗忘单位、参数、公式,忽略对解题过程的逻辑推理,甚至在解题步骤正确的基础上写错问题答案。这些问题在课堂练习中经常发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题之我见
(一)营造课堂练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堂练习中应改变沉闷寂静的做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学习氛围十分敏感。安静沉闷意味着严肃认真,这种做题环境虽然有助于思考,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展示运算结果,交换学习方法,以调动学生对课堂练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完善课堂练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把课题与生活有效联系,对于提升学生课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有着一定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灵活使用所学知识。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可以对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和分析,并对学生的努力进行肯定和表扬。
同时,教师在课堂练习中,要推进游戏进程,提出问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三)收集课堂练习素材,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在收集练习素材时,可以参考历年的教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从网上收集最新的课堂练习资源,也可以关注其他教师的课堂练习理念,对自身的课堂练习做出优化和升级。教师应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或寻求学生家长的帮助,结合学生个性设计课堂练习环节。
(四)注重练习设计方法,实现练习的有效性
人的发展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是一个依次递进,由浅至深,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也要遵循这样的发展规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课堂练习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体把握教学内容,采取合理有效的练习方法,选择科学、有效的练习内容,使学生学习能力在练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1、新知识的练习设计
新知识的练习设计主要是为了导出新的知识点而设计的课堂准备性练习,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从而促进知识迁移。这样的练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衔接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在课程结束后,安排巩固练习,根据教学目标编订同类的练习,促进学生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对技能的灵活运用。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巩固、理解、应用知识,促进技能的灵活运用。首先,巩固练习,对新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其次,应用变式练习,以不同的角度及方式,展现事物的形式,认知事物的属性,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提高思维能力。最后,教师将教学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使知识系统化,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相结合,形成一种对比性和相关性综合性练习题。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复习课的练习设计主要是以复习、巩固、整理为主,将知识系统化,具有条理性。促进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总的知识结构,形成思维框架。其一,总结性练习,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和总结,能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深化课堂教学意义。例如:对于数学教材中“约分与通分”的学习,引导学生先将“约分”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将数之间的关系理清,然后进行约分。其二,发散性练习,在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灵活运用能力。
(五)多样化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多层次的练习形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1、练习的针对性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对课题联系要有针对性,对重点、难点要有侧重点。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小数除法中,教学的难点是小数中小数点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这个教学难点,进行相应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小数除法的掌握。
2、判断性练习
判断性的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知识点查缺补漏有促进作用。比如:对方程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类似“55+6x=121”的方程,让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进行判断,然后对自身的判断进行说明。
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以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题之我见作为选题,对当前小学数学练习题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身体探讨,不难发现,有效的数学课堂练习能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有效的课堂练习能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注重教学课堂中的练习,重视练习的有效性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卓森.小学数学“三导一清”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扬州大学,2018(2):8.
[2]葛金平.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