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梁卫钧
[导读]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还要为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梁卫钧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六中学
        摘要: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还要为他们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构建能满足学生在数学上的学习需求,教师应统筹兼顾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提升初中书写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和思考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

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场所,需要师生积极交流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只着眼于知识的灌输,还要在师生交流中倾听和了解学生,制定出科学恰当的教学方式,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需要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使学生深刻、完整的掌握数学知识。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是普通初中生,通过谈话和问卷的方式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调查,调查显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影响了教学有效性:首先,有32%的学生无法主动学习数学知识,42%的学生能在教师的带领下主动学习,只有很少一部分学习能很快进入数学学习状态,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认知。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在预习、学习、复习阶段都需要教师布置任务才知道要学习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没有成为初中书写课堂的参与者和建立者。还有部分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增强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更别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有92%的教师具有教学改革的意识,但缺乏有效的方式,还有小部分教师不愿教学创新,仍然采用机械练习的方式,虽然学生全程参与到教学中,缺没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不高。最后,调查显示46%的课堂评价都不理想,容易出现主观臆断的问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存在一些功利心理,在评价时习惯将学生是否掌握了数学公式、有没有正确完成练习题作为评价目标,导致学生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产生认同感和成就感。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思考
(一)有效提问学生,调动学习动机
想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问题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数学求知欲望,主动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提出的问题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容易浪费课堂时间,还会降低学生的数学兴趣。在有效性教学的前提下,教师需要将问题与学生结合,鼓励学生在问题中交流探索,表达出自己的数学观点,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勾股定理”是学生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能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设计数学问题,在课上恰当提问。

首先,教师可以出示毕达哥拉斯发现勾股定理时的图形,让学生四人为一组讨论等腰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在激发学生数学兴趣的同时初步认识勾股定理。再提问学生直角三角形是否与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性质相同,使学生大胆求知形成正确的数学思想。接着再带领学生经历毕达哥拉斯证法、赵爽弦图证法、总统证法,使学生感受到学生的多变性,完整的认识勾股定理的内容。之后提问学生是否能用上述三种证法论证自己的猜想,在这种开放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教学模式,开放学生思维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教师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数学课堂枯燥,很难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的数学学习状态,开放学生的思维能力,构建出高效的数学课堂。例如在二次函数相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动手实践,形成知识运用和想象创新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先出示二次函数y=﹣12x2和y=﹣12x2﹣1,让学生试着画出它们的图象,思考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如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在问题情境中类比、实践,使学生主动探索新课内容,对二次函数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教师边倾听边启发学生,进一步呈现二次函数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合作总结出二次函数在定义域、开口方向、值域、最值、对称轴、单调性、奇偶性、零点、图象等方面的特点,引发学生的知识迁移。这样既教授了学生数学学习方法,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科学评价学生,建立和谐关系
课堂需要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在交流中提高学生对自己的信任,才能营造出和谐的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建立起科学的课堂评价体系,及时发现数学教学和学习学习中的不足,使学生获得多元化的发展。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展开多维评价,鼓励和信任学生。首先,教师可以请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说说自己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自己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怎样的理解,为他们树立起数学学习自信。对数学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要改变评价方式,与他们共同发现优点和缺点,对他们进行拔高,这样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其次,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比较基础,教师可以多关注学生参加教学活动的情况,在活动中有没有获得经验,学习成果如何,还可以将评价侧重在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上,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全面分析学习数学学习情况,保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时,教师需要调查和思考有效性,对课堂教学形成正确的认知,才能做好准备教学准备,懂得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合到课堂中。因此,教师要制定好课堂计划,在教学中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环境,还要科学评价学生,才能使学生积极投入数学课堂,不断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德海.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05.
[2]于文竹.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104+102.
[3]何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延安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