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北川羌族自治县都坝小学
摘要: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数学技能,还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保证。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的重要性,科学设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方法,保证学生能合理应用有限的时间有效弥补学生计算能力存在的不足。计算教学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这些都属于无法避免的,因此教师要重视在出现问题之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才能为成功开展计算教学提供良好的保障,这也是学生未来发展无法忽略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问题及对策
引言
计算教学一直属于小学阶段数学学科基础的一部分内容。教师在教中提高计算教学质量不单单能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而且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计算能力也能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并不重视计算教学
从小学阶段的内容来看,与其他阶段的知识点比较,计算属于相对简单的内容,其并不要求学生应用每个单元与每个年级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只需要根据计算原理完成相关的模板式计算,这也会使得部分学生对计算教学的不重视,如此一来学生在数学考试中不单单要计算,而且还需要应用其他的知识点解决问题。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过于侧重应用题与解答题,不重视简单计算的作用。此外,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也存在重视程度不足与态度不认真的情况。
(二)计算马虎、粗心
小学阶段教师主要是以简单的加法、减法、除法、乘法为主,其中也包含难度较大的混合运算,很多学生在计算时无法避免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并不是计算原理与计算方法的错误,而是粗心的问题。在计算某个问题时也存在小数点以及数字书写错误的问题。虽然说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但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也很难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粗心、马虎的问题,要想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
影响学生计算能力提升的关键是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受思维定式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生受到计算应用与学习的影响,在计算时很容易应用传统的使得计算的题目与计算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偏差,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从学生的角度来分析,对学生来说思维定式的影响是长久且深远的,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思维定式分析其对计算产生的具体影响,为其采取科学的解决方式,如此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解决小学数学计算问题的对策
(一)科学设置教学目标
教师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就是教学目标,其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关注多元目标的整合。但是从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来看还要有所侧重,避免对课堂目标产生影响。
从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可知,很多教师在拟定教学目标时盲目求深、求新与求全,虽然说重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并不重视课堂学习时间的有限性,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此外,每节课承载的教学目标较多,最终也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使得部分知识点犹如蜻蜓点水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知半解,并不利于其掌握算法与算理,也不利于其突破重难点。
(二)培养学生计算兴趣提高其计算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某个学科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习与探索,这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程以及自身发展与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使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某些练习题并计算正确时也会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更愿意与其他学生分享。可见,教师要在计算教学中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挖掘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关的教学手段,挖掘与学生学习主动性有关的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使其产生轻松快乐的感觉。
(三)完善数学教学课外拓展机制
每节课都是有限的,计算教学知识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的数学计算技巧,其也不会主动应用课余时间进行消化,最终就出现过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忘记学习知识点的情况,因而也就需要花费二次探究的时间,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若教师没有重视这个问题也就不利于学生优化调整学习结构。因此,教师应完善计算教学的课外拓展机制,有效串联课堂与课外,引导学生应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及时帮助其转化数学知识储备,构建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一方面,教师应深入分析学生计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计算信心,让其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合理布置课外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打好计算基础,强化记忆训练。
(四)提高学生对计算的重视程度
当前大部分小学生都不重视计算,因此教师在教学数学学科初期应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学生体会数学学科的重要性。学生对计算的重视程度与教师应用的教学方式以及传达的教学理念都有一定的关联,无论是教学哪类知识教师都应适当融入计算练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的学习知识完成相应的计算过程。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讲解数学知识时也要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贯穿计算理念,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完成计算联系与学习计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对计算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加认真地学习计算有关的知识,提高学习质量。
结束语
计算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比较常见的问题,这与学生的认知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思维方式以及基础知识掌握联系相当密切。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计算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思维,让其能应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师会林.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9(6):161.
[2]?胡宝凯.试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16):77.
[3]?郭香菊.简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少年,2017(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