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颖
[导读] 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张颖
        浙江省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322200
        摘要:新课程改革之后提倡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了教育界十分热点的一个话题,也是小学教师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中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努力地去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离开教师、离开家长的督促之下,还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前言: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十分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后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发展规律,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不断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前引导,让学生轻重得当地进行课前预习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当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1]。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需要学生脱离老师监督,自觉地进行知识的获取,去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如何的进行独立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先从让学生进行科学的预习开始做起,在进行全新的知识点教学之前,教师适当地给学生进行一些提点,让学生在预习时积极地去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教师会怎么样进行该内容的教学。
例如,在进行《乘除法》这一章节的乘法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乘法是由加法演变过来的,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然后皆是在给学生布置预习的重点。让学生试图将乘号前后两位因数的含义搞清楚,然后试一试可以将乘号改成加号码,如何改等等。教师为学生布置预习的任务时,其实是在给学生理清预习的思路和步骤,让学生按照这种思路清晰地进行预习,科学的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教师只给学生布置了预习的任务,而没有给学生布置预习的步骤、预习的重点,也没有进行相应的指导,那么学生往往只是象征性的看一看课本,预期的预习目标根本无法达到。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和学生一起进行预习,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当中去手动标记自己认为的重点,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备注出来,然后等待老师讲解。之后,教师就可以慢慢地将课堂上的预习放到课后,让学生自主、科学的去完成预习的任务。


二、课中指导,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开放性
学生在充分预习之后,就能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行课堂学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进行课中指导与合作交流,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保持高度的激情。
(一)趣味导入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进行教材知识的导入时,可以采用游戏的方法,就不仅仅能够迅速地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提起兴趣,集中自己的注意力[2]。
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一课程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玩摸球的游戏,先出示装有三个蓝色球的口袋,让学生从其中任意摸一个球,之后再继续往口袋中放入三个黄球,然后再让学生任意去摸一个球,统计一下学生摸球的结果。让学生在游戏当中接触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在游戏当中能够和他成长,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加深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和印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多采用这些活泼有趣的形式去展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二)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是目前小学课堂当中一种十分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式学习时,应当尽力地去挖掘教材当中适合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内容,积极的给学生创作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当中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去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不是完完全全放手让学生独立的去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合作交流活动,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时时刻刻监督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状况,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记录,准确的去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课后辅导,重视教学反馈,提高作业质量
课后的作业布置和辅导,也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课后辅导中,一般都是由教师进行作业的布置。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偶尔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例如,在学习《面积》这一课程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制作一个多边形,并且求出自己制作出的多边形的周长和面积,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在写作业时的主导性。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的、宽松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此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总结:
总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充分地利用起学生的特性,积极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渗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韦月英.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J].学周刊,2020,(24):112-113.
[2]王金兴.探索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20,(51):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