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茁壮成长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雅莉
[导读] 班级体是学生最直接的社会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理智、情感、个性和社会化进程。
        黄雅莉
        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小学  
        班级体是学生最直接的社会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理智、情感、个性和社会化进程。创建和管好班集体是班主任首要的任务,需要班主任树立为班上每一位学生服务的意识,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灵活地把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融入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中。在班级管理中,我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管理,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一、班主任要更新观念
传统的班级管理,班主任大多事无巨细,一管到底,形成了老师怎么说,学生怎么做。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保姆”的角色。有时学生能做的老师也自己做,几名班干部都是班主任指定担任,充当自己的小助手,协助老师管理班级。只有几个学生得到锻炼,大多数学生都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管理方式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性,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不利于其自身的完善与发展。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这种观念,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如何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必须改革现在的班级管理模式,建立班级自主管理。自主管理就是把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管理形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形式,确定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有利于树立主人翁意识,使他们的身心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展现,同时也为了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
目标是班级奋斗的方向和动力,班集体只要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吸引全班同学,使大家产生积极向上、共同奋斗的动力。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的结合,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如我班制定每月争做行为规范示范班,争做市区优秀班集体,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班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培养好班干部
要实现班级的目标,使组织朝着团结友爱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强班集体的班干部队伍建设。班主任要重视培养班级核心力量,发挥班干部的带头作用。
1.选举班干部。首先明确班干部的条件,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较好,热心为同学服务。可采取由学生民主选举班干部,也可毛遂自荐,但要在同学面前作演讲,讲出自己的优势,提出自己任职后的做法。然后全班学生举手表决,确定人选,最后教师再根据岗位任命。
2.培训班干部。对班干部人选要进行培训,我采用“传帮带”的方法。通过培训,让班干部明确自己的职责。教育班干部工作中要团结一致,要发挥好班干部的带头作用,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树立自己的威信,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3.评选优秀班干部。定期对班干部进行考核,根据其履行职责情况,由师生进行民主打分,评选出优秀班干部,奖励奖章,期末优先评“三好”。对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班干部写出反思,分析原因,根据情况提出警告或撤职。


四、人人竞争岗位
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得到锻炼,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我决定扩大班干部编制,增设岗位。如我班除正常设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劳动、卫生、体育、生活、文娱、纪律等班委,还有4个小队长,8个课代表外,增设的岗位有安全值勤员、早读领读人、护绿小组、图书管理员、垃圾篓负责人、讲台负责人、门长、窗长、财产管理员、眼保健操负责人等十几个岗位,这样就使班里每一个学生在班中都有自己的岗位,都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人翁的精神,锻炼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使更多的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
我和班委讨论设立岗位,在班里公布各种岗位,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然后只要自己认为哪个职位适合自己就可报名参加竞选,再由老师协调安排后落实岗位,进行一周的实际工作,展示自己的才华,然后由学生投票决定正式人选,等到岗位人员确定后,就向全班公布。这样通过参与竞选,使学生有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有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全员参与制也就是全民动员,人人偕官,人人均参与管理,人人均可管别人,同时人人又可能被别人管。人人组长制。这样,每人都当组长,都尝过管人与受人管的滋味,设身处地地一想,当别人管自己的时候,也想着自己管别人。因此,同学们无论谁当组长,个个都听组长的指挥与管理。这种“人人都是管理者”的措施,既增强了孩子的责任心,满足了他们被尊重的心理要求,又增进了学生的相互理解。
五、学生培训上岗
由于岗位的增多,几乎班里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管理活动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我和班委一起讨论,制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并尽量把职责分清分细,如图书管理员的职责是:负责同学借阅读书,整理书橱,修补损坏的图书。对不按时归还的同学进行提醒,对破坏书籍的同学提出警告或作出处罚。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同时还能让学生对照职责检查自己完成工作的情况。
为使学生更好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一定要对他们进行上岗前的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岗位职责,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应该做些什么工作?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这些都要我们老师教会他们。要给学生一个适应过程,遇到问题多想解决办法,老师对有困难的同学要多指导,可采用先扶着走,再放手的方法。
六、量化管理抓落实
每个学生能否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进行考核。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学生要认真填写岗位表格。学生把每天履行职责情况填写表格。表格的内容有:上岗情况、值岗情况、完岗情况等,上岗情况指有没有准时上岗;值岗情况指在值岗时有没有认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岗情况指完成的任务如何?效果好不好?根据自己的表现,在表格中为自己打分。
2.实行班长值日制。为了更好地监督学生履行职责情况,每天按学生编号实行班长值日制。监督同学们落实岗位情况,进行记录,每天向同学进行汇报,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对不能很好履行职责的同学,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3.奖罚分明。在实践中,我对学生的评价采取进行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方式。一个星期我会总结一次,结合学生的评价,给做得好的班干部奖一朵花,三朵花换一个星,三个星换一个奖杯。阶梯式评价激励了学生,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地提高了。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都要一视同仁。
4. 持之以恒。在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过程中,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同时要狠抓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从我班实行班级自主管理后,我发觉我要做的事比过去减少了,人也轻松了。学生能做的我坚决不做,学生不会做的我要指导教会。更重要的是学生得到了锻炼,工作的热情不断提高,同时使不少的学生越变越好,进步很大。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能得到最佳发展,展示了学生自己的才能,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能力,都能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学生在班级的自主管理中得到锻炼,健康、快乐地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