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梅
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若是此时不注重对学生的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成效的下降,影响心理健康发展。班级管理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任务,应善于利用激励机制,在多方面为学生带来积极影响,通过自己的爱去浇灌学生,让学生在班主任严慈相济的教育中获得进步与发展。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班级中构建激励机制进行深入探析,希望可以使班主任与学生形成心灵上的沟通,在爱的教育中获得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激励机制;初中;班主任
引言: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极为繁复,需要班主任依据真正的情况适当的调整管理方案,以适合初中生的教育模式推动其不断进步。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认识到激励机制对于初中学生的促进作用,结合初中生的心理、喜好等开展教育工作,尽可能规避与现实相脱离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以发展的眼光看到每一位初中生,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多个方面存在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榜样激励机制,发挥班主任的魅力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实现班级凝聚力增强的关键元素之一。班主任若想将班级中的各项工作高质量的完成,就要将自身的素质强化,以最佳的状态面对学生。学生的模仿力强[1]。所以,班主任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其语言、行为等都是学生进行模仿的对象。因此,班主任想要发挥对学生的正面引导作用,就要在知识、道德品质等方面深化自身,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班主任要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技术,将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使学生在知识的深化理解中也体会到现代技术的趣味。班主任还要转变只钻研教科书的行为,接触学生喜爱的事物,如,乐高等,体会学生的感受,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效拉近。班主任还要成为学生所钦佩的人[2]。班主任的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甚至可能是一生的。所以,在平时的生活、教学中,班主任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模仿的优质榜样。也要在平时的行为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受到影响。如,班主任从来不忽视一位后进生,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使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享受公平的待遇。而且,班主任这样的做法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信服感。在真正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想要达成良好的管理效果,就需要具有多种能力。如,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并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班主任要大胆的开展实践,在真实的教学与管理经验中不断的突破,以更好的状态激励学生努力发展。
二、构建参与激励机制,加强学生自我管理
在每一个初中班级之中都有在多数人眼中学习能力不好的差生。但是,这些学生真的就很差吗?这些学生究竟差在哪里?其实,就本质而言,这些学生并不差,只是在知识的学习中无法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在长时间的打击下导致自信心的缺失。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班主任要用心浇灌、让爱闪光,以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信心,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引领学生主动的加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乐于开展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个人素养。身为班主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不同能力,找到学生的优点是基本工作。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的地方,班主任要做到就是帮助学生发挥优点与补足劣势,引领学生不断进步。在新时期,班级管理注重的是与学生之间平等的沟通,共同开展对班级的管理工作。
在此形势下,管理的对象已经出现了转变,学生已经不再只是被管理者,也是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要全面调查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点,引领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自主加入到班级的管理中。有效建立参与激励机制,可以让班级成为学生的另一个有爱的家,增长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经验,健全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初中学生在生理以及心理等层面尚未发育健全,但是,也是具有独立的思想,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因此,在开展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中,激励的效果往往比惩罚的成效更高。只要采取正确的鼓励办法,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真诚的相信学生,必定会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三、构建竞争激励机制,营造竞争学习环境
在班级管理中落实竞争激励要考虑多方面元素。一是要保证公平,预防出现不合理的因素。例如,班主任的偏袒等。二是遵循全员性原则。在班级中,学生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少数优等生之间的竞争,而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三是班主任一定要以发展性的眼光培养学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获得发展。在具体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在划分学习小组时要保证公平,让每个小组之间的竞争都是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进行。而且,要建立班委会,充分展示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在竞争激励机制下,进行班级之星的评比。如,进步之星、体育之星等。通过此方式真正的让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得以提高,也避免优等生产生自傲情绪。班主任需要引领学生向具有特长的学生进行学习,在相互促进下得到共同发展。班主任不能为学生颁发对多数学生没有激励作用的奖项,如,学习优秀奖。而是要发放学习进步奖这类对任何层次学生都适用的奖励,此类奖项的激励作用更为明显。班主任还应在班级中的各方面,如,课堂表现、打扫卫生等,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特长的空间,让学生在良性的循环中得到全方面发展。
四、构建情感激励机制,挖掘学生潜在能力
学生本身在智力、能力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班主任要以爱心善待学生,对学生怀有一颗宽容之心。在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正视学生的差异,也要善待学生的差异,全方位的关爱学生,使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推动学生与班主任真诚的互动与交流,将情感激励的功效最大程度的发挥,保证学生潜在能力的充分开发。班主任可以利用板报、作业评语等有效评价,为学生书写激励上进的话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也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情感方面的交流。初中学生正处于特殊时期,存在一定的反复性。班主任要对初中学生多一些宽容与理解,这样反而更容易将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效消除。爱心与信任是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所以,在对待后进生时,班主任在教学与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其优势所在,即使只得到点滴进步,也要及时的予以鼓励,使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在正确的轨道中不断发展自己。
五、构建目标激励机制,促使学生勇于拼搏
一个人将目标价值看的越重其实现的概率就越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为学生制定相应的目标,由小目标向大目标前进,由当前目标向未来目标进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引领学生制定本学期的个人目标,让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形成一定的重视,而且对于今后的发展有了清晰明确的想法,有效增强目标的激励效应。
结束语: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与教育的趋势,转变以前只对学生开展批评教育的方法,以免学生抵触心理的产生。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掘学生存在的潜在优点,合理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心态与学习理念,推动初中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瑾.谈激励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意义[J].才智,2020(18):85.
[2]员国琪.教育激励理论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0(1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