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关惠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惠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第三小学 广东 湛江 5244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行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论文主要针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以及三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班主任;小学;德育教育

前言:近年来,教育行业的工作中,对于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地增加,相关的部门也在逐渐要求班主任教师不断加强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一、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是一个孩子开始正式步入校园的一个起点,同时在小学时期也是一个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始逐渐形成的阶段,学生们在这个阶段接收到良好的思想德育教育对于他们以后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都有着很大程度上面的积极性影响,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培养可以让小学生基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这对孩子们以后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近些年来,德育教育工作也逐渐成为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不断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现在整个社会形势之下,德育教育又应该放在整个教育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位置上面,因此也就要要求相关的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要让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有所提升,健全学生的人格,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整个德育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作用。
二、小学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形式不够规范化
在现阶段还是会有一部分的小学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的内部依旧没有为德育教育设置专门的课程,同时对于德育教育问题也一直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激励制度,整个教育形式不够规范化,对于学校内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大都是由班主任老师来负责,但是学校却并没有对班主任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班主任只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向学生传达自己对于德育的观点,学校没有对其进行统一化的培训,导致有部分教师向学生传递出错误或者是带有消极情绪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德育教育开展的效果与现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二)小学生在德育学习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
由于在中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形式一直都是单向的,即老师向学生进行灌输式教育,由此而导致最明显的一个后果就是学生对于所学习到的知识没有自己的认识,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学习的过程完全依赖于老师,对于育德教育使用应试灌输的方法来教育学生,往往最终的教育效果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对于德育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学生对于德育课程出现厌烦心理,同时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普遍集中在6到12岁之间,年龄所处的层次阶段较小,因此注意力相对于初中或是高中生来说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其他的事物所分散,由于课堂内容的枯燥无味,小学生很少会在课堂上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对于德育的认知与想法,整个课堂都是班主任老师机械化的讲述理论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三)激励措施实施的方式不完善
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体系中,小学班主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但是在实际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对于德育教育的激励措施实施的方式从目前的情况上面来看是非常不完善的。首先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没有与之相应的奖励政策,这个奖励不论是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它会直接影响的德育教育工作向前推进的效率。

其次是在整个德育教育进行开展的过程之中,缺乏有关于工作进程的记录,不利于后期的复盘工作的开展,很难发现在德育教育开展的工作中发现不足之处,不利于后续进行相关的改进。最后,针对学校内部的德育组织建立得也不是很完善,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得小学中的德育教育水平很难有大幅度地提升,这就导致了在一些德育体制不完善的学校内部,即使有一些学生犯了一些错误,学校也不会去遵循相关的法律条例,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处罚,更不会对其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有关教育,这给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内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三、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方法
(一)保证激励策略能够真实有效地进行下去
在小学班主任在班级内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的是激励策略能够真实有效地进行下去,只有保证了真实性和有效性,德育教育的开展才会变得有意义,否则都只是纸上谈兵。想要让德育教育能够有效地进行实施,首要的就是要让这种激励措施对于学生有触动性,班主任教师要利用好激励措施的这一特性来对于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比如在雷锋小学中,学校把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时间安排在了每周升国旗以后,因为升国旗本来就是一项充满仪式感的活动,而德育教育的开展同样也需要仪式感,学校在升旗仪式过后对于那些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然而在这种环境之下非常容易地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道德荣誉感,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很大程度的触动,可以增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1]。
(二)提升小学生的自律精神
其实德育教育进行开展的初期就是把提升小学生的自律精神作为教育目标的,在让学生能够自律的前提条件之下,再对学生展开相关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对于实施在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的方法也可以称作为提升学生自律精神的方法。比如,在辽宁省内的雷锋小学中,一位班主任教师就通过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中的职务这种方法,督促学生快速的形成自律精神,小学生们在班级中,轮流担任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艺委员等职务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自律能力的一种极大程度上的培养,在学生们全部都轮完一班岗后,班主任教师组织班级的学生召开班会,让学生们对于在同一岗位的不同的学生进行投票,评选出班级内部最佳的管理人选,以这种班级内部竞选的方式来让学生加强对于自我行为的约束,发挥激励措施的作用,以自身的经历加深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体会,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学生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更能理解班主任老师的辛苦[2]。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道德教育
小学德育教育要以实际生活为依据来进行开展,只有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相互结合才能让德育教育中的各个环节发挥出它真正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生活的状态,对于所设置的相关活动的形式、内容、类型等多方面要进行合理的规划,适当的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加以鼓励,同时也要让学生把在德育教育课堂上所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实际的日常生活之中。除此之外,班主任教师还要对生活中各种微小的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将教育与实际生活互相融合起来,比如,在班级内将同学之间的团结程度、对于学校环境的爱护程度、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次数纳入到学生期末成绩的考核之中,潜移默化地将这种优良的道德品质灌输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施效果。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整篇文章对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相关讨论,可以发现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和价值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可以采取多种激励措施。
参考文献:
[1]肖玉菊.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0.
[2]房泓任,郑钰霖.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