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花
广东韶关南雄市黄坑中学 广东 南雄 512400
摘要: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为重要内容,该课程对于高中生音乐素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微课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对于微课的特点简要介绍,并对其在音乐鉴赏课堂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最后其实践运用方式详细说明。
关键词:微课;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引言:课程改革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提出全新要求,需要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音乐鉴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需要教师创新教法,才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微课为教育信息化环境之下的重要授课方式之一,打破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方式。利用其展开鉴赏教学,可扩充学习资源,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因此,需要教育者对其具体运用方式展开研究。
一、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特点
(一)时间短
微课内容通常在10分钟之内,以视频或者影像作为传输教学内容的载体。由于微课内容较为集中,可对教学重点展开集中讲解,合理控制时长。其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可按照教学规划,合理设计,结合学生能力、教学内容等情况,选择微课的制作方式。
(二)内容精炼
教学过程,运用微课可集中呈现知识,由于内容简单,因此在时间方面控制严格,只选取重点来录制微课,以短小精炼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注意,使其在听课过程注意力高度集中。运用过程,可按照需求选择恰当引入时机,不但能够突出课堂重点,而且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够提高音乐课堂效率,体现课堂节奏感[1]。
(三)情景化
微课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可创设情境,因为微课视频具有视听一体化的特点,能够更生动地呈现知识,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受到环境熏陶,活跃音乐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兴趣。
(四)可重复利用
微课资源能反复利用,教师设计完一节微课内容,能够应用在不同班级或者教学活动当中,利用效率更高。制作过程还可利用网络当中的微课资源,合理选取,将其下载于网络硬盘当中。课堂环境具备网络、多媒体设备,即可将微课课件打开,资源使用方式便捷,体现出教学信息化变革。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价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微课的应用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鉴赏环境。音乐鉴赏在教学过程关注学生主观感受,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欣赏音乐方法,体会音乐魅力。微课的引入也能体现出新课改要求学生主体课堂地位,给予学生学习主动权,以生动的微课帮助学生理解乐理知识,突破学习难点。
同时,微课的运用还能帮助学生展开个性化学习。由于高中生鉴赏能力各有不同,加之学生个性特点也有所差异,传统音乐课堂授课模式可能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课堂时间有限,因材施教难以落实。微课可作为音乐课堂拓展资源,在课前或者课后都可运用,能够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有助于其鉴赏能力的提升。如:可将歌曲节奏、音准等内录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灵活选择观看,完成课前预习或者课后巩固,实现个性化学习。
三、微课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创设情境
课堂环境是学生高效学习知识的必要条件,微课在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运用,可将各类音乐资源以情境化形式传达出来,微课当中图像丰富,还有生动的动画,动听的声音,能够为学生打造优良学习环境,使其在课堂当中高度集中注意力,主动参与各类音乐鉴赏活动。具体运用过程,可选择和音乐主题相关的内容,录制成微课材料,结合学习需求,向其呈现,利于其在课堂当中深入学习,获得真实感知与学习体验。
例如:讲授“独特的民族风”内容时,主要教学目标为,让学生通过欣赏民歌,并对其中传达的音乐情绪进行深入感悟和体验,能够理解蒙古、新疆维吾尔和藏族等民歌特点,并掌握“囊玛”、“长调”和“爱情歌曲”等典型的民歌题材,可从节奏和旋律等角度对上述三种民族音乐展开对比。为营造情境,笔者在课前导入环节应用微课,为学生展示三个民族服装、舞蹈动作等,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初步对三个民族当中音乐风格进行感受。并在视频呈现的过程中,分别介绍,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高原、庙宇、哈达、青稞酒”等,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吐鲁番的“葡萄、手工艺品”等。学生在微课情境当中,对不同民俗的文化、风俗等有更加全面的感受,为后续民族音乐的鉴赏营造良好氛围[2]。
(二)指导鉴赏
微课在音乐鉴赏课堂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热情。教师授课环节,可总结课堂教学重点,并制作微课课件或录制视频,保证微课内容和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学生欣赏视频的同时,教师提问引导,使学生课堂学习思路明确,深度学习音乐乐理知识,为其鉴赏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例如:可使用微课为学生播放《辽阔的草原》,学生欣赏之前,教师提出问题“仔细聆听歌曲节奏、旋律,分析其特点是怎样的?”“此首歌曲为哪种曲调?”之后播放《宗巴朗松》,提出问题“同学们了解西藏歌曲吗?”“听过这首歌曲之后,你的感受如何?”最后展示民歌《牡丹汗》,让学生边欣赏边思考,“歌曲描写的是什么?”“使用的乐器是什么?”“旋律特点和寓意分别是什么?”上述微课内容的展示和问题的呈现为音乐鉴赏方法和鉴赏流程。学生表达完鉴赏感受之后,可使用微课课件,总结三个民族歌曲特点:
蒙古族民歌特点为,旋律悠长,并有舒展特点,其节奏更加自由,在句幅方面较为宽大,草原气息较为浓郁。在蒙古音乐的演奏过程,主要使用马头琴这种乐器。
西藏民歌的特点为,声音高亢并且嘹亮,主要使用铁琴、藏京胡等作为演奏乐器。
新疆民歌的特点为,旋律较为生动,并且热情奔放,使用手鼓和冬不拉等进行演奏。
此外,为呈现出音乐鉴赏课的授课内容丰富性特点,还可为学生展示节奏典型的新疆歌《打起手鼓唱起歌》,并完成鉴赏练习,提出问题“此歌曲节奏特点、旋律特点、演奏乐器分别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经验,相互交流,讨论分析,总结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在学生讨论过程,教师可加以引导,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利用微课呈现答案。该歌曲的节奏特点为do音明快,mi音自由,re音缓慢;旋律特点为do音高亢,mi音生动,re音婉转;乐器使用情况为do音使用马头琴演奏,mi音使用手鼓演奏,re音使用冬不拉演奏,fa音使用热瓦甫演奏[3]。
(三)学生参与
对比于传统的音乐课堂,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等应用为音乐教学带来全新机遇。微课以其短小精炼、应用灵活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为体现出音乐鉴赏课堂学生主体的课堂地位,可让学生共同参与微课的制作,在实践过程内化知识。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主题,并让其自主寻找重点内容,完成微课制作。在此过程,学生能够对音乐风格深入体会,并接触多种形式的音乐艺术,有助于其鉴赏能力的提升。
结束语:总之,在高中的音乐课堂中,展开音乐鉴赏内容教学,需要教育者及时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明确微课的应用优势,按照音乐鉴赏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在课堂当中科学应用,营造良好的鉴赏环境,在师生互动的交流之下,让学生逐渐掌握音乐的鉴赏方式,并引导其参与微课的制作,打造生本主体的音乐课堂,高效完成音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栋.“微课”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7,(30):240-241.
[2]周美娟.谈“微课”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5):8-11.
[3]沈娜.微课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海南),2018(17):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