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吴海燕
[导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美术技能进行大力培养,还必须要真正地将美术教学本身的趣味性突出出来。
        吴海燕
        广西南宁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530000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学生的美术技能进行大力培养,还必须要真正地将美术教学本身的趣味性突出出来。只有通过趣味化的美术教学,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实现美术教学的目的。不过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特别是教师在课堂中仍然以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只能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各种知识,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最终使得小学美术教学质量较差。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对策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让学生形成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有效地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并且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高度地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水平进行充分地了解,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秘书教学,并且创设趣味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美术学习,从而全面地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1.小学美术课堂趣味化教学的重要作用
       美术是一种艺术,而趣味化教学则属于一种充满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应用,营造趣味化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小学美术课堂变的有声有色,形成一种富有趣味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趣味化教学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并且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水平、想象力和审美水平,最终能够实现美育的效果和目的[1]。一方面,通过趣味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对学生的美术爱好和兴趣进行有效培养,另一方面通过趣味化教学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 “我要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应用趣味化教学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与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相契合,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其有助于实现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对于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小学美术课堂实施趣味化教学的具体思路
2.1采用趣味化的教学导入方法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化的教学导入方法来创造有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上课前,教师可以问学生有没有玩过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很多学生都会反馈玩过这个游戏,教师在得到反馈之后就可以继续提问:你们觉得在游戏中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保护小鸡?在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要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有效引导,从而能够将其想象力充分地激发出来,比如,一些学生会画一个城堡保护小鸡,也有学生画飞机、坦克保护小鸡,还有的学生会画一个巨大的盾牌保护小鸡。在学生画完之后教师可以找几位学生站起来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以及怎么样保护小鸡。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教师要积极地鼓励和肯定学生的作品,尊重学生的想法,从而有效调动学生,使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2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趣味化教学,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营造趣味性的教学氛围,通过创设有趣的氛围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地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各种有趣的教学情境,比如在画山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网上搜集各种关于山的图片,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各个角度认真地对山进行观察,这样就能够让使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江山的景色通过线条的方式画出来,并且对学生的绘画技巧进行引导,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3合理地利用教具
       小学美术课堂是对学生形象思维进行培养的重要平台,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对各种教具进行合理的利用,通过教具以直观的方式来表达抽象枯燥的美术知识和概念,从而使其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的生动和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起美术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橡皮泥捏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形象,然后通过语言对不同作品进行描述,并且将捏动物的方法详细地告知学生。在操作完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捏橡皮泥,这样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想法,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橡皮泥捏出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对教具的合理利用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投入进来,有效地提高了其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4创新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具有非常丰富的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题材都可以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对此,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内容,积极引进各种教学素材,一方面要坚持将教材作为教学的主线,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地切合教材,另一方面也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地拓展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创设趣味化的教学课堂[2]。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品,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布贴、折纸、泥塑、剪纸等方式对这些废旧物品进行改造,在经过创作加工之后这些废旧物品能够变成新的艺术品。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通过变废为宝产生一种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内心深处爱上美术。   
2.5走出课堂,观察大自然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解各种美术知识,然后让学生闭门造车的完成美术习作,往往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在与大自然进行接触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对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用心去看、去听、去感受,然后再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和纸张将自己感悟到的大自然的美好画出来。比如,在指导学生画树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野外观察各种大树的形状和姿态,然后以大树为对象指导学生画树的躯干、枝叶、形态等具体的绘画技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对绘画方法和技巧产生更深的感悟。再比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画学校的操场、教学楼等,甚至还可以画在操场中上体育课的小朋友,这些都是组织学生写生的很好的素材,不用出校门就可以画出很多生动有趣的画作,让学生真正体悟到生活当中处处都是美术的体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重要方法。对此,小学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来营造趣味化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婕 . 注重美术趣味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刍论 [J].成才之路,2018(19):42.
[2] 韩宇. 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充满趣味[J]. 学周刊,2013,(17):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