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仇银英
[导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根据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各种学习任务
        仇银英         
        封开县长安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531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根据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设计各种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用歌谣、游戏等方式精心创设学习情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与复习习惯,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  任务型教学法  创设情境  合作与竞争  灵活运用

一、精心创设任务型教学法的学习情境
英语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是一门只有英语课中才会听到的,甚至陌生的外语。我曾问孩子们:“你们是怎样看待英语这一门科目的?”孩子们回答道:“那是外国的,很难学”;“我们在生活中都没用英语交流,听不懂也看不懂”……每一种回答都透露着孩子们学习英语的无助、恐惧,甚至消磨着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与兴趣。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要为改变这一现象做点什么?经过多种尝试后,我发现,在教学中使用任务型教学法并精心创设学习的情境能有效激发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孩子们学好英语的信心。
(一)巧用歌谣,活跃气氛
“快乐”与“喜欢”是小学生的代名词,学习语言亦如此,“快乐”与“喜欢”是不可缺的。因此,我在英语教学中,结合孩子们“追星”与“爱哼唱”的特点,巧用歌谣来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3 My friends A Let’s learn时,我首先利用书中的Let’s chant  Tim is my friend.He’s a good good boy.He’s tall and thin. He’s a good good boy.让学生们带着问题Who is your friend?A boy or girl ? What’s he like?拍手跟唱,回答以上问题后,我用课件展示学生们最喜欢的童星,问到“Do you like them ? Can you make a chant for them?”台下欢呼一片,孩子们纷纷仿照书中的歌谣为自己喜欢的童星拍手哼唱。
就这样,在教学中给出学习任务并巧用歌谣,让孩子们在学中唱,唱中学,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同时巩固了新知识,“快乐”与“喜欢”也就不仅是小学生的代名词了,渐渐地,也会成为我们小学英语学习的代名词。
(二)活用游戏,激发兴趣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英语也是如此,要想孩子们学好,首先得让他们“玩”好,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实践证明,在任务教学与学习中,活用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5 Dinner’s ready A Let’s learn时,我提前布置孩子们剪一些鱼形状的纸,并在“鱼肚”上写上本课食物类的各个单词。而且,课堂上我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同桌两人用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some ......进行问答,答出的食物单词越多钓到的“鱼”就越多。于是,孩子们为了“钓到各种各样的鱼”而大声地读着每一个单词,他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气氛也更活跃了。

同时,在制作“鱼”与“钓鱼”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可见,在布置英语学习任务的同时,灵活运用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使学习任务完成得有效又有趣,孩子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巧妙设计任务教学法的学习类型
面对班里不管是年龄、成绩,还是心理与性格都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我在任务教学法中加入了合作与竞争的学习类型。
(一)合理分组,加强合作
为了英语学习中的任务能有效完成,并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我经过观察与分析,在班里成立了学习合作小组,要求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互帮互助,分工合作,如某个人负责检查、记录、展示、总结等,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4 What can you do ? A Let’s learn(要学习的单词有dance、sing English songs、do kung fu、draw cartoons、play the pipa)时,有一个“I say you do & You do I say”的小组合作环节,要求先组内表演,再到黑板前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室内掌声不断,其中,平时答问题最小声的林宇同学却赢得了最热烈的掌声,同学们对他的评价是“do kung fu这个词读得响亮准确而且kung fu的动作精彩有力,有明星范儿……”。那一刻,林宇同学微笑着说,他要感谢他的组员们,是组员们一次又一次帮助他纠正读音与动作,并鼓励他勇敢再勇敢,他才有了进步。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们享受了一场表演“盛会”,孩子们的合作能力也随之加强了。
就这样,从建立学习合作小组的那天起,班里的林宇同学以及一个又一个像林宇这样的学习困惑者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了帮助、学会了交流,增强了信心,从而爱上学习,享受学习。
(二)恰当利用竞争机制,点燃学习热情
如果说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孩子们的童年有“手拉手”的快乐,那恰当利用竞争机制,则可以为孩子们点燃学习的热情,营造“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因此,我在班中建立学习合作小组的同时,不断完善班级的学习竞争机制。
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4 What can you do ? A Let’s talk一课中,我要求孩子们小组合作读并讨论以下问题“1、Who are talking ? 2、When will the English party have ? 3、What can Zhang Peng\John do ?”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随着竞争的开展,孩子们纷纷举手,表示要为自己的组争光而“大显身手”。于是,起来发言的同学读音更准确了,答问题的声音也更响亮了……当第3小组的褥莉同学回答完毕时,我问台下学生们“Is she corretly ?Is she right? Can she get 6 points ?”台下有很多“Yes”的回答,眼看就要决出胜负时,第5组的黄明却大声说“No”。于是,黄明解释道:“褥莉同学在回答What can Zhang Peng\John do ?这个问题时用了I can....回答,人称错了,应该用He can ....回答才是对的。”那一刻,台下的同学才恍然大悟,纷纷为黄明的细心倾听竖起拇指,黄明也为他那小组挽回了顺利。这一节课的学习难点--人称转换,也在竞争活动中解决了,让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得以点燃,他们也在竞争的压力与动力中学会自我学习与向他人学习,然后不断进步着。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巧用歌谣、游戏等方式精心创设任务型教学法的学习情境;通过合理分组,利用竞争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竞争精神,能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此外,在预习和复习环节中灵活运用任务教学法的学习方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科学出版社,1999 年
   2、王电建赖红玲.小学英语教学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