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国庆
[导读] 初中生物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知识教学,是教学进入微观化的重要阶段,主要以阐述生命原理为主要内容。
        张国庆
        黑龙江省龙江县白山镇八村学校
        摘要 初中生物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知识教学,是教学进入微观化的重要阶段,主要以阐述生命原理为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方法和条件的限制,学生无法对其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对初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阐述,结合生物教学理论,提出相应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从宏观和微观的双向角度,帮助学生了解生物知识。
关键词 生物教学;初中生物;策略
初中生处于教学意识提高阶段,具有丰富的环境意识和探索精神。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和状态表现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教学方法。所以,立足于初中生物教学知识内容,结合相应的教育理念,探究生物教学的策略,是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 生物教育理论
生命教育理论作为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相关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尊重生物的发展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产生与发展的学科,属于自然基础学科范畴。生物教育理念是建立在生物学发展原理的基础上,对自然事物的行为进行观察,并对其产生怀疑与探究,并寻找其因果关系的理论。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生物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课本内容的设置多少,可以为生物的相关知识教学提供指导。
1.2尊重自然生命
生物属于自然界中的重要一部分,人类与其他动物均属于自然生命,并无本质性的差别。人类虽然掌握着世界的主动权,但也要立足于自然规律,尊重其他生命。所以,生物教育理论是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在学习自然规律的情况下,尊重客观生命,并保护其他动物。
2.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针对上述的概念,结合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提出以下几方面策略,具体内容如下:
2.1培养学生的基本生命意识
初中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在生物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依据生物的自然规律,让学生对自然界进行观察、认识和探索,最终形成基本的生命意识。例如,在蚯蚓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布置课前作业“抓蚯蚓回家”。学生在抓捕蚯蚓的过程中,了解蚯蚓的活动习性和地点,并在回家饲养过程中,了解蚯蚓的身体特征、食量等信息。学生通过自主寻找、抓捕和饲养,对于蚯蚓产生初步的认识,为蚯蚓的后期解剖、相关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学生将蚯蚓与其他动物、人类进行比较,形成生命平等的意识,为后期生物学习奠定基础。


2.2利用翻转课堂实现探究学习
人类对于自然生物的认识,要经历探索、质疑、验证和发现等阶段,生命教育理念认为,要将生命中学习融入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使其勇于探索、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进行传染病与免疫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用翻转课堂的模式,搜集有关天花的相关资料,并阐述中国历代帝王得天花的案例。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搜索,学生可以知道为什么皇帝继承人要以得过天花为主。在不断搜索天花相关资料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天花之事的了解、相关问题的探讨,天花发生规律的总结。生命教育理念可以让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相关的生命知识,使其产生对生命的热爱,更好的进行生命知识学习。
2.3通过多媒体展示生物教育的价值
生物理念理论下的初中生物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培养,使其产生对生命的敬畏,理解生命平等的意义,尊重自然的平衡。学生在了解生命的本质,确定生命的属性,会用生物的精神去学习生物知识,发现生命学的道理和规律。教师在向学生展示自然生命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技术,让学生更加生动、全面的了解生命。例如,“生物圈中其他生命”一课,就是可以借助网络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三文鱼洄游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三文鱼的迁徙过程。学生对相关纪录片观看,所以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生命的价值,其他学生尊重和珍爱生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为自身的梦想不断努力。
2.4借助任务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
生命教育理论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明白自身对于自然发展和生命平衡的责任。在日常的生活中,别人应该注重自身行为,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环境意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例如,周末进行作业布置时,可以以学生的家乡、所处的生活环境作为主题,分析家乡的污染情况,总结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界造成的破坏。教师要与家长进行沟通,鼓励家长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让学生利用自身的行动去保护自然,使其明白保护自然的实际意义。通过对家乡环境的分析和理解,让学生产生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履行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生物教育理论,从初中生物教学的内容出发,提出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同时,利用相关的知识、内容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去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发现生物学的规律。在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翻转课堂、多媒体手段和意识培养等方式,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尊重自然界、尊重生命,用自身的实践行动,去保护和探索自然。
参考文献
[1]周彦强.多管齐下唤起初中生物教学的活力[J]. 学周刊. 2019(20)
[2]张晓玲. 初中生物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J].甘肃教育. 2019(10)
[3]李化兴.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 2018(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