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子亮
黑龙江鹤岗职业技术学校,黑龙江 鹤岗 154101
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国家层面大力推进职业技能大赛与人才培养机制相结合,中职学校也相继开展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进行了深入探索。
我校通过探索发现,常规教学产生的问题是,学生按部就班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才能找到自身价值;既使开展了技能竞赛训练,但学生训练的知识技能与考试的学科不符,没有合适的赛项;在专业层次上,无法实现学生的专项技能突出和基础技能扎实的全员成才目标。
本文以计算机专业为案例,结合近十年技能大赛参赛历程,通过以下六个方面来实现以赛促学:
一、开设多学科方向竞赛
计算机专业的赛项包括硬件、网络、平面设计、网络安全、网站开发等类型赛项。对三个赛项分析如下:
以上三项都需要美术基础和Photoshop软件应用能力。根据学校实训设备实际情况,结合师资、学生情况,综合考虑后,采取组合的方式,例如平面设计中photoshop软件操作是网站设计和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技能,可以采用平面设计+网站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的组合方式,可以使有美术基础,爱好摄影,喜欢编程的学生进行选择,使师资力量相对集中,形成合力互补的优势。
二、组织多层次的竞赛
现在职业技能竞赛有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学校需要根据各级竞赛的专业能力要求,制定自己的校级竞赛,开展校级竞赛需要关注以下几点问题:
(一)校级竞赛是否能与上级竞赛专业能力对接,因为校级竞赛的目的是选拔技能全面且优秀的选手,学生的技能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下表是各级竞赛计算机相关赛项设置的情况。
(二)校级竞赛的开展需要综合考量学校的实训室建设情况,如网络管理赛项对设备厂家依赖性强,学生在没有比赛用设备的情况下,掌握网络管理的专用指令是比较困难的,相比之下,平面设计、影视后期制作、网站设计的设备比较通用,主要设备是中高端计算机及相应的工具软件。学校在每学期开展校级技能竞赛,使学生可以在竞赛中实现个人价值。
三、促进知识技能融通,搭建多方平台。
成立专业工作室,为师生之间、多年级学生之间、校企之间搭建平台。下面对三个平台分别说明:
(一)师生平台
在工作室中,实现现代学徒制模式,教师的技能传授不再只是在课堂上实现,课堂外、课时外,更加灵活的授课模式,教师以教练、项目组长等多重身份出现,教学内容从教材向竞赛规程中的技能标准转换,学习效果评价方式从考试向竞赛名次转换。
(二)多年级学生平台
通过设立工作室,使愿意参加竞赛训练的学生聚合在一起,产生有共同爱好的社区效应。参加过竞赛的学生将经验与其他成员分享,发挥联帮带作用,相互促进不同年级、不同特长、甚至不同专业学生参与到工作室,应用不同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实践多专业深度融合的大职教理念。
(二)校企平台
工作室作为学校和企业开展合作的结合点,工作室模拟小型企业的工作流程,实现学生将技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借鉴产业发展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水平。
四、制订长期的奖励机制
学校按各级竞赛规划三至五年奖励办法,奖励从师生实际出发,大力展示学校支持竞赛力度,激励师生的参赛积极性,可采取三种方法,一是每年开学典礼等重大集会时进行证书和奖励发放,打造明星学生机制。二是学生除了物质奖励外,还出台相应的考试成绩互认机制,使学生不因提升专项技能,而影响学业成绩。指导教师除了物质奖励外,提供超课时认定机制。三是学校对省市校级竞赛的组织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精神奖励,体现学校对竞赛工作的认可。
五、把竞赛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相联系
(一)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开发相应竞赛
常规教学的专业课采用一体化软件进行授课,即教学、考试、竞赛采用同一款软件,平时将教学应用于教学中的练习环节,期末考试用该软件测试,并且对各班级选拔优秀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考试学科的技能水平,同时也使高年级学生提高复习基础技能的兴趣,低年级学生通过努力练习达到甚至超过高年级学生的技能水平。
(二)满足对专项技能优秀的学生,当学生把精力重点放在竞赛时,难免会影响某些专业学科的学习,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价机制,学校可以出台学生技能考核办法,使学生的成绩可以互认,保证学生在竞赛训练时无后顾之忧。
六、把德育机制融入竞赛的训练内容。
竞赛的本质是社会对技能优秀学生的认可,在压力过大时,学生容易陷入两种极端状态。
(一)赛前恐惧,经常会有学生临近竞赛时,学生出现退赛的想法,心态涉临崩溃,这是学生的正常反应,甚至学生因过份紧张,身体出现发烧、腹泻等不良反应。
(二)过于自信,这种情况多出现于第二次参赛的学生认为自己对竞赛内容有所了解,便放松心态,低估竞赛难度,影响竞赛成绩。当成绩不理想时,质疑比赛的公平性。
以上两种情绪状态是学生经常出现的,需要通过德育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能力水平,建立正确价值观,消除负面情绪,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清楚为什么要参赛,树立正确的竞争心态,避免学生的思想陷入自私、狭隘、盲目追求证书至上思想。
要始终保持以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从多方面开展德育活动,请专业德育教师定期准备团健活动,使学生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各级职业技能竞赛是中职学生成才的一条通道,是体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开展和组织好技能竞赛可以增强师资力量,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形成广大青年学习技能、报效国家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