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园丁,用心浇灌每一朵花——浅谈如何更好地关爱学生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8期   作者:张浪崇
[导读] 人们总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学生比作鲜艳的花朵。
        张浪崇
        蓝塘镇河塘小学,广东 河源市
        摘要:人们总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学生比作鲜艳的花朵。教师对学生呕心沥血,倾尽全心地教育每一位学生,就如园丁在自己的百花园用心播种,精心栽培、浇灌、呵护每一朵小花,力求每一株都能茁壮成长,尽吐芳华。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基本道德,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关键词:关爱学生    了解  欣赏   尊重    宽容
“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既要用真情、热情去为每一位孩子撑起一片充满爱的天空,让孩子们在这片天空里收获快乐,在爱中无忧地成长。我们也要用爱心去唤醒学生美的心灵。要想更好地关爱学生,我觉得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爱学生要学会了解学生
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徐特立曾说:“教师要了解班级情况,了解学生个人的情况,了解学生家庭的情况。”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身为教师,我们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做到知根知底,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学习、生活上全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开学刚接到这个班时,我发现班里的杜同学学习成绩非常差,而且经常在课堂上发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拨通了他家长的电话。可不曾想,接电话的是他的爷爷,他爷爷跟我说了他家的情况。原来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爸爸犯病了,并且成为了一个既聋又瘫痪的人,他的妈妈还为此离开了他们。从此他就靠爷爷一个人抚养长大。而且爷爷年事也高了,对他的学习是力不从心了。了解情况之后,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尽量多花点心思在他身上,找他谈话开导他。课堂上尽可能地叫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鼓励他。并且叫他爷爷在家尽可能地辅导他。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从开学时一题都不会做的到第一单元的八十多分,这真的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深入了解学生是一项多么重要的工作。如果一开始我不去了解他,不了解他的家庭,他可能就不会有这后面的进步。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表现、家庭环境、社会交际等情况,才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关爱学生要学会欣赏学生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有了赞赏这一缕温暖的阳光,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释放出他们最真实的正能量。而且“每一位学生都是那一颗颗独一无二,闪闪发亮的星星,都有他存在的位置和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用正确、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也许你不经意的一次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就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甜蜜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他们更加自信,更有动力去学习。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缺点,特别是对后进生,我们要适时地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适时地将这些“闪光点”无限地放大。相信自己,相信学生,关爱他们,欣赏他们,
有一次我在一年级上课时,因为对他们不了解,所以在刚进教室时,我就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他被他班主任安排在了最后一组的最后一张桌。一节课下来,他不是打扰邻桌的同学学习,就是乱走座位,又或者是自己在那开小差,反正就是不学习,连书都不愿意拿出来,为此我也批评了他不少。

课堂上就有学生跟我反映了,说:“老师,你不用管他的,他上什么课都是这个样子的。”听完他们这样说,我心里就有一个疑问了,这样的学生是不是就是没救了呢?等第二次上他们的课时,一上课我就先表扬了那个学生,说他这节课会表现很不错的,也不讲话,不乱走座位的了,而且还会很认真地写字。希望他能做到。听完我的表扬,那学生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可能平时他太少受到表扬了。中间我还拿几个同学与他作比较,说他表现都比他们好。结果一节课下来,他真的做到了我刚上课时说的。临近下课,我又大力表扬了他一番。就这样,在以后上我的课时,他都是表现得棒棒的。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发现,只要用善于发现的眼光去欣赏他们,不吝啬我们的表扬,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进步的,只是方向不同,快慢不一。
三、关爱学生要学会尊重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走路!而要实现这点,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的人格,就应当注意教学艺术。当今社会下,小学生都处于一个敏感期,也许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表扬或者一次批评都有可能改变他。比如在一次单元检测中,一个平时成绩很差的学生突然考得很好,假如这时候你说:是不是你偷看了别人的试卷才会考得这么好的呀?这时候你可能就在无意中伤了他的自尊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当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以免铸成无心之过。
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平等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也是重中之重。有人说:黄沙如海,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颗沙粒;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雷同的一双叶片。同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也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我们每个人才成为独特的个体,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比如:当优等生和后进生同时犯了错误时,作为教师,不能对后进生只是一味地谩骂,更不能只是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他。而对优等生,就只是简单的几句批评。如果是这样,就已经在无形中重伤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而且会纵容优等生继续犯错。这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用公平公正地态度对待他们俩,谁有错就批评谁。
四、关爱学生要学会宽容学生
莎士比亚曾说“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因此在学生犯错时,我们不能采取极端手段来解决,应当持有一颗宽容之心。
我班上的李同学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他有一个不好的坏习惯,那就是他喜欢偷同学们的东西。一次班上一位同学新买的电话手表在教室放着不见了,当时我跟其他学生都帮着他一起找也没找着。那时我相信手表肯定是班上某一位同学拿的,但谁也不承认。第二天,我无意中在李同学的书包里看到了电话手表,我就微笑着问他哪来的,他说是爸爸给他买的。回到办公室我就拨通了他爸爸的电话,问他是不是买了一个电话手表给他,他爸爸说没有。课后我特意把他叫到了办公室,进来我先跟他聊聊学习上的问题,接着问他的生活,问他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再接着我就跟他讲了一个“沈从文知错就改”的故事。故事讲完我对他说:“知错能改还是好孩子,老师原谅你这次的错,希望你自己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他听了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说“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不会犯这样的错了,我也知道该怎么做了。”事后他把手表还给了那个同学,并且向他道了歉。
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如果当时我直接责骂他偷了东西,这不仅会伤了他的自尊,而且可能不能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犯了错。所以,适当地宽容学生,其实就是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爱学生,以人为本,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道德品质。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一场及时的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一座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辛勤的园丁们在教育中播撒了爱,就能使教育这片热土上盛开出朵朵艳美的奇葩。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