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实践操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孙淑云
[导读] 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首选目标。
        孙淑云
        吉林省延吉市河南小学校    133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首选目标。尤其是在启蒙教学的黄金时期——小学教育中,就更加要求老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的真正作用,进而进一步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在迎合新教育时代要求的背景之下,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不单单要教授学生思维逻辑的相关知识,而且一定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在实践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引发对数学的深层次思考。

关键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实践,操作分析

在深入人心的教学观念里,因为数学充满了复杂逻辑推理,所以对学生而言一直都是相对困难的一门学科。在小学的整体教育中,数学一直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因小学数学的强应用性,使其不仅是教学的三大主科之一,而且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正因如此,所以小学的数学老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进而使学生真正的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
一、在目前的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的不完善之处
1、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结果,学生缺少在课堂动手实践的机会
    古话常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的借鉴前人的探究成果却忽视了自身对于学习的动手实践探究,那么这就是一种失其本源的学习模式。而在现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数学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只是对内容进行直接答案式讲解。尤其是在面对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之时,许多老师都会选择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却并不给学生在学习前自行动手去探究和学习后进行实际应用的课堂机会。长此以往只会使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只知道一个简单的结论,但却并不知其来源,也不会进行对其真正的学以致用。
2、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显现
    在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里,老师一直都是教学中的主要领导者,其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有着绝对的至高地位。在这种长期思维定式的影响下,使得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还是会不由自主的以自己为课堂的中心,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一言堂的数学课堂教学。正因为在这种教学思想之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被忽视,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老师也往往轻视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最终只会形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依附于老师的学习状态。
3、受应试化教育的影响使得小学的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应试化的教育在我国的长期以来的教学事业中已经是一种深入人心的教学目标。受其影响,导致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也一直一成不变的把考试作为设置课堂教学方式的基础。绝大多数的数学老师都会采用听,读,背,写这种传统单一的应对笔试考试的方式在课堂的数学教学中进行授课。但是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这种枯燥方式并不能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也不能满足当今新教学时代背景下对于小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新要求。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动手实践操作分析
1、在数学课堂的动手实践教学中,认识到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正因为“人各有异”,所以每一个小学生在面对数学的学习时所能达到的学习程度都是不相同的。所以,在进行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配合中相互的取长补短提高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例如,在进行了关于长度单位“厘米”,“米”的学习之后,为了使学生对“厘米”,“米”有更加精准的认知,可以把学生合理化的分组,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在课堂中对书本,教鞭,学生的身高等不同长度的事物进行团队合作式的实际测量操作。以此来使小学生在这种实践的动手操作中,既加深了对于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区分,也使得他们在力求结果真实可靠的驱动之下,既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水平又培养了团队之间相互合作的共赢精神。
2、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引入情景教学,提供小学生课堂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要积极地改变传统的应试化教学观念,并以新的教学思想来为学生不断的丰富教学的内容。数学的学习离不开生活,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把生活中的实际情景引入课堂,以乐趣进行对学生动手实践操作的培养。
例如,学习完《加法和减法》的有关知识之后,老师可以在课堂设立糖果店买卖糖果的情景,并把加减法合理的融合进去。进而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买家和卖家引发学生的兴趣,再使他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情境中进行买糖和卖糖交易的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熟练应用,又可以使学生在这种趣味生动的方式中真正的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意义,进而体会到动手实践操作在学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3、利用实践活动设置课前的自主学习探究
在新的教育思维的引领之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小学的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的发散能力。
例如,在进行《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课程学习之前,老师可以给学生发放一些三角形卡片,让学生自己动手跟随老师的演示进行拼接。并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提出疑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可以拼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以此来激发学生在动手实践操作中对于知识的探究的欲望,进而调动学生在学习新数学知识时的主动性,从而使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以再次深化。
结束语
正因为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不断进步,所以小学生只有在小学的学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的使自己在日后学习过程中的进行全面的发展。这也要求老师在加强课堂实践教学之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落实对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培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并在实践过程中积极的加以引导。只有这样才能真的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手实践操作课堂的最大化优势。
参考文献
[1]张明.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有效性的论述[J].2018(11).
[2]祝秀琴.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实践操作的有效性论述[J].2017.
作者简介:孙淑云; 出生年月:1982年7月11日; 民族:汉; 籍贯:吉林省延吉市;
学历:大本; 职称:小教十二级; 研究方向:数学; 邮编:133000;
单位:吉林省延吉市河南小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