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冷知
青海省中央民大附中海东分校
摘要:长期以来,作为众多社会关系中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存在和发展始终是动态的,受社会生活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本文中笔者就高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和谐师生关系;建构
1高中班级管理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我国古代一直是倡导“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关系理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师生关系慢慢发生了变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幅拓宽,不再局限于课本和课堂,教师也不再是掌握知识的权威。教师的角色和地位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以自己为主导,不能再按部就班地进行教案的设计、编写和课堂教学,而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格式化”。在此背景下,要让教师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和教师积极配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教学中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以自己特有的智慧、课堂的幽默、及时的交流反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和教师产生亲近感。
2高中班级管理中如何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当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要求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这样能促进课堂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如何建立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成为广大高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与谈话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双方交流互动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由上而下的灌输过程。目前,受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的影响,高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内容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考试技能的传授等方面,使得师生交流演变为单纯的知识传递,缺少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标准、心理人格等方面的交流对话,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而新时代的高中生自我意识较强,不善与人沟通,进一步增加了师生间良好交流的难度,使教育活动难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了“共情”概念,指出个体要深人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其感受。也就是要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感同身受。教师具备较高的共情能力能促使其更好地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从而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教师在沟通中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的价值取向,助力学生建立科学的认知体系。
2.2采用赏识教育
高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及祖辈的宠溺,他们的个性鲜明,具有自己的是非观念,自尊心强烈。因此,作为高中教师,要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必须采用赏识教育,特别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采用赏识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是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方式。在实际的教育中,很多学生因为种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会愈加明显。如果教师不采用赏识教育,那么,那些学困生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逐渐随波逐流,而采用赏识教育的策略,则能促使师生之间进一步拉近距离,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拓展他们的视野,并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
2.3建立合作互长型的师生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强调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和共同探讨。合作互长型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师生合作模式。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便捷且丰富,这为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彼此配合、互相协作、交流共享、共同学习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建立合作互长型师生关系,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单方面说教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师生共同对学习内容、背景资料进行搜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课程内容,拓展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特点、生活经验和认识,提出教学设计建议和问题,并共同寻求答案。这是一个充满个性和创造的过程,有益于学生独立分析能力、逻辑抽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合作互长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适当引导
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只有教师的教没有学生的学是不能构成教育活动的,学生的学习是个人的,不能由他人代替完成,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占据着主要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学生的引路人。
3结束语:
综上,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地适应00后学生的个性特点,主动接近学生,与学生平等地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要让教师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和教师积极配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教学中就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中要以自己特有的智慧、课堂的幽默、及时的交流反馈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易媛琳.试析高中阶段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与维护[J].青春岁月,2018(23).
[2]马万祺,鲜强弟.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趋势研究[C]//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