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思政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黄海姣
[导读] 传统文化中涵盖较多的优秀内容。这些是中华儿女应当继承与发扬的优秀文化。
        黄海姣
        湖南工贸技师学院  412006
        摘要:传统文化中涵盖较多的优秀内容。这些是中华儿女应当继承与发扬的优秀文化。如何将优秀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提升中职教育的影响力,是中职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浅析中职思政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思政课;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党的十九大召开,做出了中华民族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判断,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人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信尤其是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拥有更加持久的、深远的力量,文化本来就具有文化育人和文化育德的作用,如果有效的发挥这种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一方面引导学生的文化自信实现理性地发展,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
        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快速实现该教育的目标,提升学生的内在品质。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等都是中职学生应具备的品质。教师要通过应用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还要利用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影响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创新教学形式
        在传统教学中,部分教师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将思想政治教材中描述的内容直接展示给学生。这一教学模式过于直接,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为学生呈现不一样的学习内容,能够为学生增加新的学习感受。在中职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实现教育创新,为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主要原则
(一)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高校思政课堂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课堂中系统地教导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在思政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目的是强化这一教学目标,因此思政教师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时,必须仍旧坚持这一政治性原则,思想以及政治立场不能发生变化,教学方法可以进行改进,无论如何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进思政课堂教学模式,都应坚持最终教学效果服务于学生正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上。
(二)充分考虑“时代性”这一原则
        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要充分考虑“时代性”这一原则,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能直接生搬硬套,要根据此时的时代特点,把符合如今时代特点的、富有魅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与发扬,再向学生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也可以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作为媒介进行继承发扬。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政课堂的主要途径
(一)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教学体系
        课堂是教学体系实施的主要阵地和主要渠道,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首先要融入教学体系。教学体系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对象,要达成的育人育德的目标,使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方式方法而形成的独特的、具体的方案。

所以,尊重教学规律、学生特点和学生学习规律,建立有效地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开发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立体教学资源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第一要务。
(二)大力学习和继承革命文化,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精神追求和精神力量,包含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革命情感,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引领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相互融合、相互创新的作用,极大地展现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独特魅力。“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中华革命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共同伟大斗争中产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优质基因,是党内开展各方面文化工作的源头。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和长期的战争,结合国内外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型文化精神和形态。
(三)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思政课外教学方式
        广大学生要想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具有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与法治思维。例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过程中,要将“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体系以及相关传统法治思想与观念按照“因时而化、因势而异、因人而变”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年级、专业及认知特点,着眼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生活、交往、学习等方面的道德问题,针对情感苦恼、校园贷考试诚信等特点问题展开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帮助其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人文营养,强化相应融入效果。思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思政教师应注重课外教学。譬如,思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列举一些与思政教学内容具有关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政治思想的名著,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挑选自己较为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这是思政教学课堂的有效延伸,学生主动阅读相关书籍其学习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四)结合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氛围是提高教育效果,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措施。中职院校学习生活较为单一,学生课余时间主要以休闲、游戏、网络为主,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校园生活组织一些实践性的文化活动,如诗歌诵读比赛、书法比赛、传统文化辩论赛等,借此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其业余生活。此外,学校可以利用社团组织传统文化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优秀文化结合,增加学生的文化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传统节假日期间,学校还可以组织文化比拼活动,引导学生以现代的方式展示出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识,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奠定基础。以端午节为例,学校可以组织纪念屈原的活动,活动形式不限。学生可以朗诵、表演等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准备演出活动的过程中,会对端午节有更深刻的认识,也能体会到这一活动的目的与意义。学校在活动举行期间可以通过网站、公众号、易班等平台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以此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在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促使下,我们要主动占领学生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追求就是使受教育者、尤其是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要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诚信守法,坚定主流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合格的接班人。
本文系-课题编号:ZZSK20041 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志军.传统文化视角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J].现代国企研究,2019(08):284.
[2]费颖.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1):219+242.
[3]徐富平.传统文化视角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华夏教师,2018(14):18-19.
[4]张峰瑛.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8.
[5]盛亚丹.中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