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李 茜
[导读]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活动既要符合教师教育教学标准的要求,又要顺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既要顺应提升学生学历教育的要求,又要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发展的需求。
        李 茜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乌鲁木齐 830001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活动既要符合教师教育教学标准的要求,又要顺应职业教育教学的要求;既要顺应提升学生学历教育的要求,又要适应社会实践能力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将被具有实践导向性的音乐课教学模式取而代之。为提高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必须开展有针对性的音乐课教学改革。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教师应具备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教学从“单一的音乐技能学习”转向“音乐技能的综合实践与运用”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活动,均以技能训练为主,忽略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岗位的实践能力需求,没有充分考虑三年学制年限和有限的课时,音乐课也缺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得学生对音乐课教学活动处于消极被动状态。
通过深入各类幼儿园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并不是通过教师所具备的某项音乐技能得以实施的,而是通过幼儿教师自身这个“转换器”,将教育教学知识、理念与技能进行充分整合,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后的教育手段的再现。即音乐技能并不能代表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亟待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调整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模式,实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的实践性与有效性。
二、课程整合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教学中,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喜欢音乐课的学生人数却大幅度下降。原因在于教学方法单一,没适应学生的特点。基于对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实地调研,我们通过摸索与尝试,在以模拟课堂为背景的教学环境下,借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逐渐形成了自主参与、合作学习的“项目化学习”的课堂模式,即“音乐元素教学法”。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钢琴课教学,在声乐课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音乐元素教学法”是一种集语言、动作、音乐、创编、表演于一体的教学方法,是在钢琴或声乐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有针对性的对新的知识进行整合的教学活动。通过动手、动脑、分工与合作,不仅训练了身体感官的协调性,还能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不仅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等的积极性,还很好解决了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困难。
将《乐理·视唱》融入《钢琴基础与弹唱》及《声乐》中,不仅避免了重复教学,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还有效提高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提高学生眼睛看、嘴巴唱、动手弹、耳朵听、思维整合的多感官协同合作的能力;不仅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效率,还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将知识点渗入到各阶段的学习中,不仅避免了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的教学效果,也解决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所带来的“两张皮”问题。
三、课程开发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开发的基础与依据。首先应符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需要的,一般为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歌曲或歌谣,易于幼儿感受感知;其次,难度不必太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声乐教学为例,目前用于教学的歌曲过于专业化、社会化,儿童歌曲的内容占比较少。因为在学生还未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的时,便开始学习难度较大的声乐作品,即使歌曲的艺术价值很高,但学生能力有限,无法驾驭,会使学生们失去歌唱的兴趣。因此,声乐课教学应结合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实际,尽量选择适合幼儿学唱的各类歌曲。


可以基于学前教育专业视角挖掘“整合观下的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课程,通过模拟课堂的形式,使学前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提前接受幼儿园音乐活动内容,入职后或者实习时便能够顺利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此外,基于世界主流音乐教学法视角,挖掘“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幼儿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欣赏与幼儿音乐游戏”等实践课程。以训练音乐教育活动中不同“音乐元素”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已具备的音乐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语言、韵律、节奏、打击乐器等音乐活动对幼儿实施有效的音乐活动。
四、改进授课模式
微格教学是通过“确定培训技能-提供示范—技能练习—微格训练操作—评价反馈—循环再训练”等环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从实践的角度,来有效实施和改进教育教学效果的授课模式。
以钢琴课教学为例,学生入校时没有钢琴弹奏基础,各种感统器官(如听力、辨别力、节奏感、乐感以及手指肌能、灵活性、协调性等)已基本定型,且错过了音乐训练的最佳时期。钢琴课开设的时段只有两年,很难在规定的时段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采用微格教“1对X”小组课的授课模式,学生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课程记录,使转瞬即逝、不确定、抽象的教学过程真实直观地记录下来,通过不断的回放、模仿、改进、再现来完成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由于“1对X”小组课兼具了“一对一”个别课的特点,教师仍然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有效指导。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呼吸和发声方法来演唱歌曲,对声乐演唱技能的要求并不高,但对学生的乐感、节奏感,以及对儿童歌曲的感知力、理解力与感受力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声乐教学可从两个层面进行改进:首先是感受与感知的层面,通过倾听与欣赏,加强学生对不同类型、风格、题材的歌曲的感受力与理解力;其次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良好的表现与表达,在模拟课堂的背景下,由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幼儿园各类集体歌唱活动,如儿歌表演唱、儿歌韵律等,由此深化学生对声乐课学习的认同感,在反思自身不足的同时,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音乐课教学改革不仅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地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兴趣;不仅在集体合作中锻炼了协作精神,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照顾到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兼顾了个别学生的能力提高;即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集体备课与教学评价
音乐教学的集体备课模式有利于统一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提倡以学科专业为单位,以教学团队为核心,集思广益,既发挥个人特长,又发挥团队力量;推动集体研读教学大纲与教材,集体分析学生的学情,统一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及时研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改进与提升。
针对教学改革的教学评价尤为重要。一是开展自我评价,加强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总结,从而改进教学方法。二是开展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活动,有利于检验教师的教学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鼓励同行和同事评价,相互提出问题所在,共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同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问题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5年08期,贾晶
[2] 谈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北方音乐 2015年05期,张翔
[3]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改革方法研究[J].《才智》2013年24期,陈楠
[4]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改革新探[J].《黄河之声》2016年03期,王艺青

研究课题:自治区职业教育科研课题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JZJKT-2019X05)
校级课题资助项目(课题编号:XJJY202012)
作者简介:李茜(1976—),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