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唐建
[导读] 初中阶段的学生接触和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一定程度的相关法律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教育和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建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河头店镇中心中学  266621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接触和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一定程度的相关法律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的全面教育和综合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所以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教学设计、授课方式等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影响。文章主要从初中校园教学角度出发,浅谈道德与法治课程对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方式,旨在提升学生法律意识,提高综合素质,促进推动我国法治社会的全面建设。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律素养
           初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发展中的学生明辨是非,远离危险,让自己健康成长。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让学生走出校园靠自己仍能保障自身安全,促进学生在社会环境中的立足。另外,我国和谐社会、法治社会的建立基础就包括对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毕竟俗语有言“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发展影响着国家社会的进步,所以学校内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尤为重要。
一、立定三维目标与提升法治素养进行有机结合
          “三维目标”是教育领域新名词,具体所指是教学过程中要达到的三项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这三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性存在。那么初中阶段学生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建立,在其根本上与培养法治素养、法治理论、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是分不开的,几者之间是需要有机结合的。比如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中“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三维目标的建立,首先需要考虑在内的是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成长现状,联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自我”,有利于找准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目标建立的位置。其次是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喜好和兴趣,促进建立高效课堂以及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促进学生判断犯罪行为[1]。最后一个就是知识与技能维度,这需要了解常规现象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常见手法,做到防微杜渐,促进学生掌握安全防范知识与技能。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将具备独立自我意识,个性化差异的存在也让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此时的他们虽然有着自主学习意识,但自我控制力仍有不足,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使然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最大的不足就是学生提不起兴趣,甚至拿道德与法治课做自我放松课程,完全“放飞自我”不顾课堂教学。

举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人民当家作主”,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让学生们对普通教材学习难以集中注意力,但电视、网络上会有一些普法栏目剧,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点,将与“人民当家作主”主题相关的影视剧段落呈现在课堂上,直接立竿见影让学生们知道何为“当家”,何为“做主”[2]。
三、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创设情景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的形势所趋,应变而生。情境教学也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的有效手段,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做到知法守法,绝不犯法。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少年的担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编排一个课堂短剧,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展现“担当”,做观众的同学在表演之后的时间做课堂总结,分析剧情中的错误是如何而来,又是如何解决的,最终结果如何,这其中联系到的又是哪些法律层面的知识,从而促进法律素养的培养[3]。
四、挖掘社会性可用素材,构建开放性、生活化课堂
           当前道德与法治试卷检测素材均是来自现实生活,所以说靠近社会、贴合生活的教学素材更能建立开放性、生活化教学课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因此,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新闻嗅觉”,关注眼下国内外的形式变化、焦点话题,提炼精华部分融入课堂,与学生们大胆讨论、共同分析,让学生有更高的参与度,从而促进法治信息、法律观念的灌输[4]。开放性、生活化的课堂也有利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开阔视野、树立关爱社会的意识以及更高层次的家国情怀,让自身法律素养更上一层楼。
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初中校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素养,不仅仅是简单的思政课程的任务,更是每一学科教师都应该重视的内容。授课教师要具备发展的眼光,懂得发现周围环境中的有利素材,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充分利用,引起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潜移默化中熏陶学生树立正确法律意识。中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存在也决定着教师教学方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善,要结合教育背景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法治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深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观念,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冯丽芳.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张新波.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3]郭新清.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小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73-74.
[4]刘发根.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