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德 文化育人---浅谈以读书文化为特色的育人体系构建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梁国峰
[导读]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培根如是说。
        梁国峰
        辽宁省凌源市三十家子中学   122500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培根如是说。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好书,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材,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习惯,终身相伴。在学校内涵建设发展过程中,在长期的德育管理过程中,在书香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应走出“书香润德,文化育人”的特色德育之路-,即读书育人。读书育人是指借助优秀的作品,以“知”、“情”为开端,从而影响其“行为”的转变,德育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在学生身上得到内化,相比老师、家长纯粹的说教要深刻、有效得多。阅读是一种好的德育方法,它能为德育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正所谓“读书如水,川流不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长期的德育管理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学校以读书为特色的育人体系:
一、德育教育课程化,校本课程润育言行
要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应该编撰本校的德育校本教材纲要和教材。从宏观上把握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实施途径、方法,通过校本教材对“学校发展理念”“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行为习惯”和 “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和解读,编入课程表进行授课,使德育工作有章可循,有手要抓,有的放矢。将习惯养成作为课程来设置,学校课程编排应该按不同的主线进行组织实施,比如德育反思提升课,由班主任组织实施,学生在课堂上针对近阶段本人或他人的言行进行反思,做到有教案,保证课时。学生通过反思,便逐渐从他律走向了自律;学生才艺展示课,同反思提升课隔周开展,给予学生展示的舞台,培养学生才艺和创新能力;主题班会课,每周要固定课时,同步落实校本教材的相关内容。
二、德育课程读书化,阅读课程唤醒灵魂
读书课程指的是在基本保留现有教材学习的前提下,把课本学习有机地整合到读书体系中,用全新的理念把有关资源、方法、路径整合到我们的读书课程结构中,以整册书为基本阅读对象,侧重经典阅读、深度阅读、精神成长阅读,使之升级成为更合理、更全面,也更上位的阅读培养体系,通过阅读积淀人的最深层、最基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读书课程以创书香校园的主体课程,读书活动也是书香润德的主体课程。实施读书课程要确立“读写课程一体化”的课程实施理念,逐渐形成“一体两翼三课四阶”的总体课程体系。即以经典阅读为“一体”;以写作和演讲为“两翼”,读写互动,读讲融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三课”指的是课内学读、课后习读、课外阅读三种课型;“四阶”指的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四个阶段,即读书中感悟--聆听融汇--演讲抒怀--写作升华。
课内阅读通过语文主题学习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由一棵树而窥见辽阔的森林,不仅学习课文,更要学习知识和方法;课后习读。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阅读老师布置的课外读物的有关章节或优秀时文,形成书面的阅读成果。

每周抽出一课时,全班交流讲评;课外阅读是指每学期初布置本学期要求学生阅读的基本书目,让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学生课外安排时间完成阅读任务,并写出读书笔记。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读《古罗马》,孩子们会看到古罗马的兴衰血泪史;读《唐诗宋词》,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读《简爱》,会感受到西方文化的自由、平等、博爱;读《伦语》,会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读《红楼梦》,我们能看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读书,是一种熏陶,与圣贤神交,与哲人对白,领略圣贤的胸怀和情感,感悟哲人的智慧和思想;读书,是一种享受,咀嚼人文的意味,感受精神的力量,分享思想的光芒,于情、于理,情趣盎然。孩子们在读书中不断提升自己品德修养。
三、德育活动书香化,文学社团引领牵动,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让学生建立完整的、身心合一的、饱满的读书生活。学校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创办知行书社、散文社等文学社,为班级热爱阅读的同学提供新的阅读平台。以社团活动来牵动全校学生的读书与写作。
文学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读书系列活动。每周一升旗,利用国旗下讲话,安排书社成员现身说法,介绍读书的意义、价值、方法以及读书感悟演讲;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学校给每班配发学生喜欢的漂流书,在书社成员管理下,班与班定期流动,建立读书交流群,制定读书公约,在课后自我阅读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年级或班级的读书交流活动,以此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学生的课内外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想读书、愿读书、以读书为荣、以读书为时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友好环境。每学期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读书节,朗读者大型活动。各班做成读书展板,在校园内“摆摊设点”,模仿央视“朗读者”节目的形式,让同学带着自己独特的青春故事和心爱的经典,与师生分享他们的读书感受。读书系列活动是我们读书课程的过程性的展示和总结,形成了一个读书、求知、立德、树人的学习过程,发挥了巨大的读书育人的效应。学生的能力在读书-聆听-演讲-写作中得到了提升。
一所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德育活动决不拘于形式,“校园歌手大赛”“田径运动会”“拔河比赛” “激情五月校园体育艺术节”“中考誓师大会”……各种艺体活动精彩纷呈,活动的设计要与读书相联,从而形成文化。
四、协同育人社会化,劳动实践研学体验
为加强综合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假期举行“五个一”科技活动,举办“科技小发明创作大赛”,评选“科技制作之星”。为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学校在建立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可以将基地划分为种植体验区、养殖体验区、园艺区、花卉区等。学校统一规划,班级自选开发,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各班自主经营,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基地劳动实践,夏秋之季,花香扑鼻;南瓜、西红柿、玉米、向日葵......应有尽有,孩子们在一颗颗果实的采摘中体会丰收的快乐,在一滴滴汗水中体会生活的不易,劳动后教育孩子要珍惜读书的机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承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行合一,进行研学实践活动是孩子们读社会这本大书的最好方式,学生们在实践中读书,在读书中成长。
鼓励孩子读书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全力配合。学校可以组织家长训练营活动,通过家长培训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读书;如何形成良好的家风等。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构建社会共育机制,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从而达到全社会的协同育人,进而形成一种文化。
《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六大实施途径”,读书润德,文化育人可以将六大途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德育工作永无止境,读书也会伴随人成长的一生,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创新地做实、做细各项德育工作,用书香润德,以文化育人也将是广大德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