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高静
[导读] 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政策精神,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政策目标相差甚远。
        高静  
        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 陕西延安  716000
        摘要:近年来,各地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政策精神,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政策目标相差甚远。存在国家相关教育法治不够健全,社会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学校诸多不合理因素的制约,家长理解偏差的困扰等问题,本文主要从完善国家相关教育法治和政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以及优化家校合作方式等方面探索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素质教育;问题;对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教育领域也当适时作出一些内涵上的调整,顺应时代发展。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必然选择,是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有其现实意义和迫切需要。
一、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意义
一方面,发展素质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较量,究其根源,实质上是教育和国民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一种财富,是一种霸权,国家间谁享有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尽管目前我国在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一些高精尖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不得不承认实属教育落后所致。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家洞察世界形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利于我国尽快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另一方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质,迎接新时代竞争与挑战的迫切需要。随着对人类发展和世界突发问题的深入研究,各国学者逐渐意识到,人的素质高低对未来人类命运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各国开始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国民素质,来应对未来不可预见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勇于探索与追求,提高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大踏步迎接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二)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
“新时代”赋予了素质教育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和新的使命。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下,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的新型教育理念。[[]]事实上,新时代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可围绕三个问题阐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首先,新时代素质教育培养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懂得创新并且符合国际形势变化需求的人才,是懂得终身学习并向着未来科学进军的人才。其次,新时代培养人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集中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原则,将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思想道德相联系。最后,新时代的素质教育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圆梦之人,是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培养一代代有为青年。新时代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自我认知,鼓励学生敢于实践创新,挖掘潜在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因此,新时代素质教育贯彻始终的是全方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先进教育理念,它把对人能力的培养、潜能的激发作为重点,尊重人的个性发展、重视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和关注人的身心健康成长,以促进人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国家相关教育法治不够健全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发展人的素质为主的教育模式。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虽然至今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研究之中,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模式的转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高考招生制度作为指挥棒,还存在种种纰漏。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已成体系,在甄别和选拔人才方面确实达到了良好的实效,但“唯分数论”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学校教育渐渐偏离了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严重的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2006年,重新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写入其中,到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实施素质教育定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这些政策的制定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这样的政策,不能很好的落实,依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出现了素质教育虽唱不兴,应试教育虽批不亡的局面。
(二)素质教育发展受社会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
从整体来看,人们更倾向于看到素质教育带来的结果,却不认同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一些人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存在极端偏执的理解。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吹拉弹唱、蹦蹦跳跳,而应试教育就是埋头苦读、专心学习。还有一些人把素质教育简单理解为品德教育。事实上,品德教育固然很重要,但素质教育并非是以牺牲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为代价的。更有甚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不科学的,会误导学生淡化党的意识形态。事实上对素质教育的种种不当猜疑完全是一种误解。素质教育从来不反对智育、不反对重视考试和分数,很多质疑和批评素质教育的观点,是没有搞清甚至曲解了素质教育的本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义,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使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发展是一项牵扯全社会民众的系统工程,绝不能仅靠学校和教育系统。
(三)素质教育发展受学校诸多不合理因素的制约
很长时间学校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没厘清素质教育的目的究竟是育人还是育才,一个教师若想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为高材生,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导致以应试教育取代素质教育,以考试分数取代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将素质教育模式化,将本该是充满个性化、特色化、多样化的素质教育看成固定化、呆板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学校教育目标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学校片面的以追求分数为导向,以追求升学率为办好学校的标准,以考试为测量学生能力的法宝,并以此来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这种误导式的教育理念无疑会使学生成为老师随意添加的白板,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校“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盛行,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素质、重身体轻心理等现象屡见不鲜[[]],都成为素质教育发展的潜在障碍。


(四)素质教育发展受家长理解偏差的困扰
我国几千年来的“学而优则仕”“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观念,影响着无数家长只认可应试教育,他们认为只有专心学习,通过各种考级才是“正道”。相反,对素质教育则存在一种抵触情绪,甚至产生误解,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放养式教育”、“游戏教育”学不到科学知识,甚至会使孩子养成恶习。很多家长没能意识到孩子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忽视孩子兴趣和爱好,盲目进行比较,对爱好和兴趣的培养置若罔闻,亦或是教育方法的偏差将培养兴趣爱好变成一种变相的应试教育。家长的这种做法很容易挫败孩子的自信心,破坏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归根结底是因为没能客观而深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所致。
三、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对策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素质教育至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从目前素质教育运行现状来看,与政策制定预期目标还相差甚远,针对目前现状,本文试图通过完善国家相关教育法治和政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优化家校合作方式等途径提出应对策略。
(一)完善国家相关教育法治和政策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
张居正曾言道,“天下大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健全的法治是新时代我国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只有将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保障措施制度化、法制化,形成一定的威慑力,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从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到实践的探索,从注重全面发展到如今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缩影,也是党中央和国家对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的体现。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招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得以诞生,取消了文理分科,规范了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确立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通过多种考试科目的组合,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2018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为切口,开启新一轮的学生减负行动,2018年底,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文件,发展素质教育需要我们各级政府和学校的重视,更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来保障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注定引领新时代的发展,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之辈,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把握好我们这一代的人生际遇,敢为人先、敢于质疑。这就要求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课程的开发。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去开发未知领域。使学生由原来的灌输式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多感参与”,触、听、说、看、想,以兴趣为引导,将互动式教学发挥极致。[[]]
(三)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关键
新时代推动素质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关键在于造就一直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素质教育发展要取得一定实效,必须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不仅要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还要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勇于探索,养成良好的思想作风,成为社会道德的示范者。构建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解决教师后顾之忧,通过健全拴心留人机制、师德建设机制和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来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助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近年来,高校师德败坏事件层出不群,师生矛盾、家校冲突也是热度不减。因此,新时代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极其重要。
(四)培养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核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与生俱来的光明德性的追求,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当前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撸起袖子加油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培养道德崇高的素质型人才是教育所求,也是时代所需。作为一名教育者要正确认识德育过程的规律,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矛盾相互转化。学校应拓宽各种德育途径,如开设专门的道德课、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等,使德育贯彻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
(五)优化家校合作方式是素质教育发展的重心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处事之道和思维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的言行举止总是成为一种范例供孩子模仿,在孩子身上也能依稀看到父母的影子。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具有普遍性、长久性和渗透性,原生家庭出了问题,家庭教育“缺席”不说,给学校教育也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来说缺一不可,新时代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绝不是学校和教育系统可以单独完成的事情,需要家庭极力配合,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
四、结语
发展素质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我们要实施,要坚持,而且要发展。[[]]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发展素质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的后果往往是拔苗助长。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是个极具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系统工程,今后要在“发展”上下功夫,完善国家相关教育法治和政策,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崇高的思想品德,优化家校合作方式。从长远来看,应试教育弊端明显,实行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时代在呼唤素质教育,新时代在党中央的正确方针领导下,素质教育的发展必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郑颖.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指导下新时代素质教育发展研究[C].河南农业大学,2018.
[2] 钟焦平.坚定发展素质教育不动摇[N].赣南日报,2020-08-11.005.
[3] 丁英平;陈霞.高校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发展突破之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No.627,88-89+95.
[4] 孟庆洁.浅析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D].2019.
[5] 盛振文.实施“四项工程”  健全“五个机制”  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伍[J].山东教育(高教),2020,No.1120,22-23.
[6]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2082/zl_2018n/2018_zl89/201812/t20181205_362458.html
作者简介:高静、男,(1995—)学校:延安大学政治与法学学院 、专业:学科教学(思政)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