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关系的再认识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 苏薇壬 陈倩 阮琳雅 杨丰丞
[导读] 本文是对“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关系的再认识的研究。
        苏薇壬  陈倩  阮琳雅  杨丰丞
        北大附属台州书生学校   浙江省台州市   318000
        摘要:本文是对“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关系的再认识的研究。以已有的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为基础,深入再认识“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的概念认知与关系认知现状,发现认知主体、方式、视角的不同是两者关系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停课不停学”中课程与教学在回归教育本体的前提下成为密不可分的统一体。
关键词:课程;教学;停课不停学;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概念的界定
1.“课”的概念
课程是为教育者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是根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规格的需要而精心设计的,是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凭借,借之以向学生传授社会认为重要的知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相应能力和价值观。[1]
2.“学”的概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2]“停课不停学”中的“学”是实现教师们网上教,学生们网上广义的学,特别是关于疫情防控以及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
二、“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的概念认知现状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教育部提出利用合理的方式去落实“停课不停学”的倡议,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人对“停课不停学”中 “课”与“学”解读不够深入。
1.对“停课不停学”中“课”的理解上存在刻板现象
很多教师认为“课”是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就是学校课程的学习,窄化的解读“课”的概念。课程内容上,教师自行决定,没有统一的内容要求,难以保证质量;课时安排上,高年级直播时间过长,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课后作业上,存在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现象,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2.对“停课不停学”中“学”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学习方式上,一些地方只开通网上教学,要求老师录课,直播,而部分教师不能熟练运用直播软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强度,学生长时间盯着屏幕学习,对视力影响较大,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内容上,有些学校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课堂教学,未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未考虑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学习主体上,学生存在家庭差异,例如父母职业,设备等因素对学习也会带来较大影响。
三、“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的关系认知现状
通过深入了解各地在“停课不停学”中所采取的措施,经分析发现 “课”与“学”关系有以下几种理解。
1.相互独立
课程与教学二者相互独立的观点,始于人们开始重视课程的年代,但在国内,赞成该观点的人较少。但是,由于疫情的特殊性,教师与学生无法在学校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只能通过网络等无接触手段实现“停课不停学”,故而,该观点在疫情期间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各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直接进行大众资源共享。
2.相互影响
(1)“课”包含“学”。
停课阶段,各种网络课程迅速发展。教师们积极参与到网络课程的培训中,为保证线上教育正常进行做充分的准备。尽管教师课前准备多么的充分,多么积极地反复线上试教,课堂讲解也特别详细,但因为隔着屏幕,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学生,更无法确保高效地教学质量,故而忽视了“学”的重要性。
(2)“学”包含“课”。
随着基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师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停课不停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过度地重视学生的学,布置过多的任务,特别是对那些即将升学的学生。学生们每天的学习任务不仅是要上教师们直播或者录播的网课外,而且每天课外还要各种打卡、录视频等,他们的负担比平时增加了很多倍。  
(3)“课”与“学”相互联结。
课程是为有目的学习而设计的内容,教学则是到达教育目的的手段。

[3]课程与教学两者是两个系统的,课程偏向于内容,教学偏向于手段,内容与手段是没有直接联系,但由于两者都是力致于教育目的,故而相互联结。“停课不停学”的目的就是缓解学生和家长在疫情期间的一些焦虑,维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将课程与教学进行相互联结。教师设计防控疫情知识板块,讲解有关疫情内容,再由学生以各种丰富的形式进行反馈。
3.一体化
“课”与“学”在整个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是相互交融、辩证统一的一体,两者缺一不可,都对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当“课”与“学”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从整体出发,以“课”的优质有趣带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才能得到高效课堂。面对受疫情影响而延期开学的这一情况,一线教师们起着带头的作用,将课程的内容结合防控疫情相关知识以及身心安全教育等进行深化,鼓舞教师们积极参与“停课不停学”中并做好“课”与“学”一体化。
    四、“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的关系原因探究
1.两者关系看法的不同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不同
教师、家长、学生等认知主体对“课”与“学”的关系理解不同,使得将“课”与“学”整合为一体的想法很难统一。正如一些教师在“空中课堂”中注重学科知识性的课程的落实,却无法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部分家长们在观念上会认为居家学习不同于且不如在校学习,往往更重视作为兴趣性的课外拓展思维课程,故线上教学达不到预期期望的效果。
2.两者关系看法的不同取决于理解视角的不同
(1)对“课”与“学”的概念理解不同
由于对课程存在不同的概念理解,故而自然存在对二者关系的不同理解。在疫情期间,为了响应教育部所提出的“停课不停学”,许多人对此做出了自己的一番理解。就目前的认知而言,有人认为“课程即教材”,有人认为“课程即教育方案”,也有人认为“课程即学科内容”。同时有人重视学生所获得的经验,强调课程的工具性、情境性和内容性。
(2)原有认知方式的不同
以原先在人们思想中的认知方式来认识“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必然会影响对两者关系认知的不同。从原有的课程与教学各自成一体的认识方式来看,相关的课程论和教学论随之而来,不论其中的观点是二者相互独立,又或是相互影响,其实质都是将课程与教学分割为两个系统。而从原有的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认识方式来看,两者整合统一的观念自然出现,并且该类观念在国内是为大部分学者所认可接受的,只是在一些整合的方式和实际操作上存在不同的声音。
(3)认识视角的不同
从不同的认识角度去理解课程与教学二者的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关系认知。①理论角度。就理论而言,由于理论容易从单一方向进行研究,故而研究课程与教学二者的关系,一开始都是偏向于某一方,但如果只是从理上论来研究而二者的关系就难免会出现二者分开的研究。②实践角度。课程和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育一线的教师们必定是最有体会的,在准备课程时,要考虑到教学时所会出现的问题;
“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的关系再认识是个繁琐复杂的问题,想要正确不片面地认识该关系,我们则需要综合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因素。笔者通过展示多种观点以及对不同视角的思考,希望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而如何更好地实际处理“停课不停学”中“课”与“学”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的策略等也是进一步亟待解决的难题。

注释:
[1]李靖.新人类早期教育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6.
[2]石忠仁.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85.
[3]崔允漷.课程·良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1.

参考文献:
[1]赵鹏程.教育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8.
[2]罗璇.对小学数学教与学的双向探索[J].数学大世界,2019.
[3]张天宝,王攀峰.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1(10):38-39.
[4]刘要悟.试析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4)
[5]任常松.课程与教学探异[J].上饶师专学报,1998(2).
[6]Ramazan Yilmaz.Exploring the Role of E-Learning Readiness on Student Satisfaction and Motivation in Flipped Classroom[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