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阮《火把节之夜》的演奏技巧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朱璟璇
[导读] 《火把节之夜》这首作品原曲是由琵琶演奏家吴俊生于1979年所创作的琵琶曲
        朱璟璇
        滁州学院 音乐学院  安徽滁州  239000
        [摘要]:《火把节之夜》这首作品原曲是由琵琶演奏家吴俊生于1979年所创作的琵琶曲,而中阮版本的《火把节之夜》在许多地方区别于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首次出版的《火把节之夜》曲谱,中阮曲谱是林吉良先生在教学中所用的演奏谱,改动之后的曲谱,音乐效果更佳。
[关键词]:中阮曲;《火把节之夜》;演奏技巧
[前言]:阮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源于秦汉,是琴筝的共体,能弹出古筝的味道,又有古琴的手法,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富有诗意,与秦琴相似。相传魏晋名士阮咸因擅长弹奏此种乐器,所以后人称之为“阮咸”“阮咸琵琶”。至宋代简称为“阮”,唐宋时期阮已经十分普遍,明朝时期逐渐消失,清朝已彻底失传,如今的阮是根据收藏于日本正仓院中阮的照片所制。
《火把节之夜》这首曲子是吴俊生先生初次运用A、D、G(1=D首调)的四度定弦法,同时也因为定弦法的改变赋予了乐曲独特的风格。此曲生动的描绘了彝族人民在“火把节”夜晚,众人点燃火把尽情的歌舞,青年男女们在此时互相倾诉爱意。这首曲子是三段式乐曲,由慢板、快板、尾声所组成。每一乐段都展现出不一样的画面,使整个场景浮现于眼前。给人视听上极其震撼的效果,意境深远。
一、第一段[慢板] 舒展而柔美地简析
这部分具有浓郁的彝族风韵的慢板主题,并且乐曲在一开始运用了纯四度、纯五度的分解和弦及和声音程,乐曲显得舒缓优美,富有歌唱性。再通过泛音的清亮空灵的音色将人们带到了满天星辰下,仿佛身临其境,一派恬静祥和的夜色之中,音乐的场景感在作品中的到了很好的诠释,表现了生活的美好质朴。轮指一段运用了大量倚音装饰音,表达了节日晚会准备阶段众人相携而来的轻松愉悦的心情并且因巧妙地运用,在乐句之尾的滑音技巧,使乐句与乐句之间的旋律线条能够自然的连接,富有粘性也使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特征得到体现。
紧接着曲子运用了双轮的演奏技巧同时乐曲在情感上进一步升华,双轮要求两弦要拥有均匀交织的效果,也要注意音量上的平衡及连贯性。
谱例1:

而琶音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歌唱性,在此处的乐句之尾再次运用了滑音技巧自然的进行了从F大调到降B大调的转调进一步加强情感,这里进行了纯四度大跨度的跳跃式转调,就仿佛把人们带到了更高的更新奇的位面中,同时也在这极速提升之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作曲者使用的这一种新颖的手法使人影响深刻,也给人一种角度独特、视野开阔之感,别具一番风味。
同时转调后轮指的音色也变得更加宽厚了一些,作者选用彝族最盛大的节日之一的“火把节”这鲜明热闹欢快的节日为创造对象,在时间及地域方面都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以节日的欢快气氛和新颖的音乐旋律展现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民俗景象,渲染出了一幅美妙梦幻的画面。当作品转入降B调在琶音衔接的轮指后,节日晚会即将开始众人的情绪更加激昂,在琶音和打音、带弦相结合速度与力度上略微的减弱及滑音打音由快转慢的变化,以及后面滑音、打音节奏的结合一个快起渐慢的演奏形式,与第二段在情感上形成了鲜明对比,生动形象的表达出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与向往美好的心境。
二、第二段[小快板] 欢快而跳跃地简析
音乐在2/4拍的快速推动下,音乐进入了第二段[小快板] 欢快而跳跃地,作品走向了一种激昂的氛围中,旋律与节奏相互烘托,音符与线条相互融合,展现出了载歌载舞的场景,节日晚会拉开帷幕,节奏上重音的突出,使乐曲的欢快感和跳跃感同时第一段节拍的变化,使节奏更加紧凑更显场面之欢快,双弹的四分节奏与八分节奏相结合欢快的音响效果让人想随之起舞,后面的节拍三次变化乐曲情感一步步的推动,同时也因为节拍的转变也要注意重音的变化,此处扫弦也使得情绪越来越热烈高昂。
“温柔而优美”与“明朗地”两个部分形成对比,“温柔而优美是”双声部,音响效果就像是温柔美丽的彝族姑娘在夜空下轻歌曼舞,
谱例2:

“明朗地”也由降B大调转到G大调这里使用了三声部织体更加的紧密厚实,音乐主题也进行了深化上面两个声部和音的演奏,音量、音色都要做到统一,而下声部作为衬音,演奏时力度不能过强,这一段简练的三声部生动形象的表达了彝族人民真挚淳朴的感情和炽热的心灵。
谱例3:

接着作品转到了降B大调倚音装饰音与打音演奏技巧相结合,逐步将节日晚会推向了高潮,展现出了一副围着篝火众人忘情的歌舞的场面,在扫弦后作品转入了F大调并且整场节日晚会达到了高潮,这里的音乐以柱式为主要节奏段,大量的扫弦技巧和固定的节奏音型,以十六分音型为基点把音乐推向了高潮。
作者使用了简练的节奏型和典型的模进为主要推动力,旋转性旋律线条中不断上行,音区从最低音、向高音区直线递进从弱到强,情绪越来越高涨,进入了高潮段的沸点,烘托了火把节之夜热烈高昂的舞蹈气氛。音区又由高音区至低音区,直线下行,后慢起渐快、慢起渐弱处,此处音区由高音区至低音区再由低音区至高音区,由速度也由快到慢,渐渐的步入尾声,再这一乐句结尾处使用了打音、滑音、和琶音三个演奏技巧,使得两段乐曲巧妙衔接。
三、第三段[尾声] 慢板简析
第三段[尾声]在慢板中缓缓的升起,音乐优美宁静,富有韵味,主题再现,旋律有进入了一种最为柔缓的状态,就像青年男女互诉衷肠,在两声部的双轮中慢慢连接,同时的利用分解和弦将快板与慢板尾声自然连接过渡,把人们的情绪从激动热烈逐渐带向平静。尾声慢板的前八个小节进行了降八度演奏变化再现,运用了大量的轮指模仿巴乌的声音悠扬动听、优美轻柔。
中阮在技法上,以滑音、琶音等技法把旋律轻轻地带到最后,节日狂欢后人们依依惜别的背影,在空灵清亮的双弹泛音中结束,最后一只火把也熄灭了一切归于平静夜晚显得那么静谧美好,又令人意犹未尽。
四、结语
演奏技巧、力度记号的正确使用对演奏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可以使乐曲更加优美动听,更加准确的表达作品的情感。
《火把节之夜》此曲的作者在创作上运用了四度定弦使作品的音域得到了扩大,作品中还模仿了彝族口弦的音响效果,增强了少数民族的地方特色,调性与节拍的不断变化,使音乐的节奏富有律动,旋律也充满了新鲜感,《火把节之夜》以简练的音乐语汇刻画了彝族独特神秘的生活场景,中阮与现实生活人文风情以及音乐的相互融合中,使乐曲散发出一种淳朴而真挚的情怀,给人一种生动的、唯美的体验,同时也令人为之神往。

参考文献:
[1]徐阳,《中央音乐学院海内外音乐水平考级曲目.阮.7-9级:演奏级》2014年出版
[2]祝庆华,《艺术作品欣赏》2005年出版
[3]贾晓莉,《中国民族乐器(之十)阮》2014年出版
[4]杜陈,《浅析琵琶曲《火把节之夜》演奏技巧的运用》2014年出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