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培养学生初中数学思维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   作者:袁洪
[导读] 初中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也有独特的方式
        袁洪
        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  四川新津  611400
        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最好阶段,初中数学课堂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也有独特的方式,数学这一科目所担负的任务,不止是学生学习好数学,把数学在生活中运用恰当,数学这一科目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思维推断能力,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推断能力,必须要学好数学,才能将自己的思维能力及推断能力提升。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利用好当今时代发展的产物,制定好的教学方法,采取好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思维  教学策略
数学思维就是利用数学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大脑活动形式。数学思维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将具体主观的信息客观抽象化为数量的概念,然后根据这些数量的概念初步建立模型并不断进行优化,使这一模型更加正确且普适化,这样就可以将一个无法量化或者计算的问题套用数学方法进行计算,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解析几何问题就是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最佳案例,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必须要让学生从数与数的计算两方面入手。
一、 利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反馈都是对于一些概念很难理解,不懂这个概念自然就学不会数学知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也有很多,有可能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就不扎实,导致学生在初中更难学好数学,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理清思路,好好分析一下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尽量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概念并将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通俗易懂的程度,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难度就会降低很多。
以教学《实数》为例,在数学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发生过一次数学危机,而实数的概念就是伴随着第一次数学危机诞生的,经过了第一次数学危机数学家发现了无理数,从而扩充了数的集合,引入了实数的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如何让学生理解实数中最重要的无理数的概念呢?教师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无理数:有一天一个农民想要种地,已知他的插秧机只能插2公顷的土地,那么他就只需要开垦2公顷的土地就够了,但是这样一个2公顷土地到底应该怎样开垦出来呢?这里需要用到之前学习的平方根的知识,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于是只要将这里的“2”开平方根就可以了,可是2的平方根也就是2到底是多少呢?数学家经过计算发现2是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可见这个2既不属于自然数也不属于整数和分数的概念,是一个全新种类的数,因此就将这个数称之为无理数,相对地整数和分数也就称之为有理数。教师通过一个十分简单的生活中非常形象的例子就为学生解释了无理数来源和含义,通俗易懂且形象直观,让学生非常容易理解。
二、 强化学生对于数的概念
数是数学的核心,更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基础,如果学生对于数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那么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时就会十分困难,所以教师要十分注意学生对于数的理解。
上文提到的第一次数学危机为例,教师可以围绕第一次数学危机进行一次有关于“数”的总结,将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系统地组织到一起进行梳理并让学生加深这方面的理解。

首先是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数轴的概念:在一条水平直线上标出一段作为单位长,如果左端点与右端点分别表示0和1,那么可以用这条直线上的间隔为单位长的点的集合来表示整数,正整数在0的右边,负整数在0的左边,可以用每间隔一单位分为x等分的点表示以x为分母的分数,这样每一个有理数都对应着直线上的一个点,有理数这个概念看似就完美无缺并且能够包含所有数了。但是随着勾股定理的发现,人们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个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2,可是这个2并不能用分数来表示,那么这个2属于什么数呢?于是陷入了第一次数学危机。而人们为了解决这第一次数学危机就提出了“无理数”的概念,然后数就从有理数扩充到了无理数。通过为学生定期梳理数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对数有一个阶段性的认识,从而让学生不断刷新自己的数学认知,这是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的重点方向。
三、 围绕数量与计算进行核心教学
除了数,与数有关的数量与数量的计算也是数学思维培养过程中的重点。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计算的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生活中的事件为例提供一些有限条件或者是一些逻辑性极强的数列让学生计算出数列的规律。
例如数学王子高斯快速计算出的1~100的自然数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快速地运算,在计算这个数列的过程中学生就需要仔细研究这个数列的规律并且依照规律进行累加计算才能够快速计算出结果。实际上整个数学思维的培养过程也是如此,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数与数之间蕴含的科学规律,对于数产生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分析、归纳出数的计算方法,将数学当作一个科学来对待,将数与计算看成一个过程,这就是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
四、开展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和一题多解的教学活动 。
一题多变就是通过对题目的拓展延伸、形式转变,进而引发学生的思维发散,让学生以问题探究为背景,来将问题当中的逻辑关系探寻清楚。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由比较简单的问题入手,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过程中,在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已学的知识进行重组,来寻找属于自己正确的解题方式,能够一题多解,灵活多变。在习题训练过程中,既要重视练习的数量,更要重视习题的质量和知识的变通性。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不断总结、复习、整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当教师教授完全等三角形知识时,就可以通过习题的联系来巩固知识,促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发散思维。如:已知中为全等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边上,且AE=CD,AC与BE相交于点F,求证。这时教师就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先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入手,两个三角形全等,则它的三条边以及三个角均相等,这样就可以求证出。
总之,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将教学重点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思维启迪上,只有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的思维才能够更好地在数学领域探索和学习。有句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就是这里的“渔”,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也是获取知识的来源,所以初中数学教师万万不可舍本逐末,忽略教学的本质。让学生掌握一个科学、理性的思维模式要比让学生硬性记忆许多僵硬、乏味的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要重要的多,同时也更容易培养出具有较高数学水平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培养   黄参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
2.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李惠 ?《读写算》 2019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