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生态语文“1 + n”拓展阅读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下   作者:石翠花
[导读] 生态语文教学就是在学生、教师以及阅读材料中寻找平衡点,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
        石翠花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中心小学    511300
        [摘要] :生态语文教学就是在学生、教师以及阅读材料中寻找平衡点,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如今的语文教学还广泛存在“两多一少”的教学现象,失去了语文的原生态。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生态语文教学要注重“1 + n”拓展阅读,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生态     语文核心素养   “1 + n”拓展阅读
当下,全国通用的统编本语文教材,形成“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 精读精讲多,反复操练多,学生读书少。”他建议教师采取语文“1 + n”的拓展阅读教学。这种在学生、教师以及阅读材料中寻找平衡点,构建一个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就是生态语文阅读教学。生态语文阅读教学注重“1 + n”拓展阅读。拓展阅读立足语文学科,整合语文学习资源,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语文环境,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材中的经典课文“1”为导向,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支点,统领课堂教学,找出内容相类似或者文章体裁相同的文章阅读延伸,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与阅读实践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 、观照文本“1”,进行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阅读教学生态和谐地进行需要教师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学生感受到文本的美,也体会情境的美,领悟语言的美。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思维用规范的语言加工,最终形成自身良好的语文能力。采用“1 + n”阅读教学,兼具 “篇性”和 “类性” 双重特质,实现由教学 “这一篇”到读懂 “这一类”的迁移。
例如教学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穷人》,我先复回顾小说的特点,再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概括主要内容,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然后延伸阅读《点燃一个冬天》、《凡卡》两篇文章进入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共读三篇小说,让学生学会阅读时聚焦环境描写如何烘托出人物的鲜明个性,最后,创设情境给学生练笔写一段环境。整个阅读活动,呈现出实践—发现—比较的模式,达到“1 + n”阅读教学的实效,实现语言的构建与运用。
二、扎根文本“1”,牵引议题发展与提升
“1”与 “n”之间具有某种关联性,学生源于“1”的阅读困惑或对阅读材料中某种观点、说法的质疑,教师可以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取向于同类型阅读材料进行拓展阅读。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足够思考的空间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在对问题的思考中,思维得到发展与提升。
以教学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教师可以选取《可爱的地球》和《保护地球,中国在行动》(节选)拓展阅读。

这三篇文章主旨都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地球美丽且可爱,但是太脆弱了,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最后,我们结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环保的描述,宣传的设计及实际行动升华环保议题。
三、渗透文本“1”,进入文化传承与理解
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和灿烂辉煌的文化。统编版语文教科书很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编选了大量古典名著类文章,既有整个单元的主题学习,也有分散在不同单元之间的随机渗透。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教学智慧,以丰富的教学文本为“1”,展开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的语文素养。
例如统编版语文下册三年级的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等课文,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可以把整个单元整合为“1”,在教学实践推荐《观灯乐行》、《寒食》、《望月怀远》和《颐和园》这几首古诗和文章。三首古诗所描述的元宵节、寒食节和中秋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通过组合阅读,进一步丰富关于传统文化的古诗积累,感受深厚的传统文化之美。课后,通过写过节,交流过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文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参照文本“1”,进入审美鉴赏与创造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研究文本“1”教材语言的特点,挖掘它的可再生性,贴合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积极的阅读与思考,将阅读与思考导向深层,读与写相融共生,提升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生态语文课堂。
例如教学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三月桃花水》,学生围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阅读提示阅读,自主发现优美的语句圈画批注,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谈感受。教师结合多媒体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感受语言表达的妙处,引发学生的好奇,看到万物复苏,心中充满喜爱之情。最后是出示冯德英的《春潮》拓展阅读,点拨学生找到两篇文章一样表达的句子,用合作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体会句子的优美和作者的情感。学生体会文章的优美意境,感表达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小学生态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1 + n”拓展阅读教学模式,做好课内和课外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把学生从单一文本阅读中解放出来,使阅读教学不再枯燥无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能力才能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才得以提升,语文生态化才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程志林. 生态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的再思考[J]. 速读旬刊, 2016(1).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11):5,10.
朱再枝. 导向语文核心素养的“1X”模式中“1”的主问题设计探究——兼谈“1X”阅读教学实践路径[J]. 课程教学研究, 2018(08):57-6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小学生态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流程的研究(课题编号:FHB180601—总课题组(2019)第057号)成果以及增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统编教材背景下小学生态语文阅读教学流程的实践研究》的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