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美”的小天使——浅谈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幼儿审美修养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下   作者:余淑芸
[导读] 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在当今社会已然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
        余淑芸
        杭州三里亭学前教育集团     310000
        【摘要】从小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在当今社会已然形成一种向上的风气。幼儿美术教育是全面开拓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的最好手段,是能够很好契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其审美修养和艺术素质的教育形式,这也是促进幼儿人格完整发展的重要教育途径,它是儿童通向七彩世界的敲门砖。在素质教育精神指导的当下,美术教育在提高儿童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的同时也被认为是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在大班美术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审美修养(将德育寓于大班幼儿美术教育进而培养幼儿的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展开研究。阐述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依据,叙述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选择各种适合幼儿欣赏的教学内容来着重培养幼儿的审美修养。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审美  培养策略一、德育寓于美术教育
拿一个没受过艺术教育的人与一个艺术家相比,他们两者对于同一场景 都有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同时,拿一个没有画画实践经历的人跟一个有过画 画实践经历的画家相比,后者更能真正体会到线条与色彩的审美意味。所以 说,人自身的充分发展与具有的审美存在着紧密关联。另外,由于礼貌教育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得到了高度重视,并且我国人民也在这方面有着优良传统 在待人接物的进程中,爱护与尊重他人也属于有礼貌的行为表现。而从个人 角度而言,心灵美的外在反映便是礼貌,要想形成优良的社会风气,就应该 在孩子的幼儿阶段给予科学的培育与引导。所以说,对于在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等方面的教育,必须在进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进程中同时对这 几方面教育予以高度关注,大力培育幼儿们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及优良的 道德品质。换言之,对于落实的美育教育,其落实内容要包括幼儿老师对幼 儿在园的全天生活的所有环节的掌控。让善良成为判断美与否的关键标准, 同时又让美变成善的体现形式,坚持行为、言语、心灵三方面的善良,让优良 的人格与思想道德利用自身的行为言语体现出美来,不可单方面过于重视 表面上的体现。
二、美术教育在德育方面的重要性
开展美感、审美教育的基本渠道之一便是美术教育。通过社会生活及大自然里的任一美好事物,或利用任一艺术途径来教育幼儿,让幼儿拥有全面认知及真正感受社会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的能力,促使幼儿拥有对现实环境的美化创造能力及爱美的修养,使幼儿拥有热爱祖国及劳动、关心爱护他人等积极优良的品质。与此同时,还应该对幼儿的艺术水平进行培育与提升,让幼儿拥有利用艺术途径体现美的能力。
实施幼儿美术教育,可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开发,让他们能够在审美活动中获取到大量知识,使自身的知识面扩宽。美术教育还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实人的生活。所以说,对于全能型人才的培育而言,对其落实美术教育必不可少。
三、幼儿美术教育之现状
(一)错误理解美术教育的内涵
简单地把美术教育当做一种常规的技术来教,简单的模仿和再现画面 是美术活动的重点,而忽略了它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把它与幼儿的德育、智育看成是从属关系,没有正确看待;对幼儿的美术教育想当然地只侧重 一点或某一方面,教师简单地认为美术教育育就是教教孩子画画,这种对 美术教育的片面理解也很容易对儿童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造成不可避免 的伤害。
(二)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
当下的幼儿美术教育存在忽略幼儿主观能动性的不足之处,一味地以教师为主体,将幼儿置于被动位置,幼儿失去了对于思考、构图、布局、描绘画面的主观能动性,作品也往往呈现出比较刻板模式化的特点,也体现不出幼儿在创作的过程和想法,这也是不能让幼儿真正地学会发现美、体验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根本原因。
四、提升幼儿审美修养的美术教育策略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审美情趣
幼儿的审美情趣可以在幼儿园的教育进程里通过某种积极的活动态势来得以形成。在美术活动中,孩子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能够被有着丰富情感色彩的优良审美环境所引发,进而产生情感兴奋。所以在美工室墙面上我们与幼儿共同布置了纸浆动物、纸质建筑群落、废旧材料抽象画等赏心悦目且幼儿感兴趣的画面,在活动室及大厅里制作了纸塑、折纸、剪贴、泥塑等活灵活现的各类形象,而且还在幼儿园的各处角角落落都创设了一些微景观供幼儿观赏。
 
幼儿园是幼儿受到审美培育及成长的地方,是他们学习与生活的关键地方。所以说,为了让他们可以在无形中受到周围优良环境的影响,幼儿园要坚决建立优良的培育环境。这是开展幼儿美术教育的关键渠道。
幼儿园要想变成花园式的儿童乐园,其环境也要实现儿童化、艺术化、绿化、整洁化。对于处在环境中的相关用品及设备,也要坚持实现整洁、美观、适用、有序,这对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对环境美的判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要依照美的规律对幼儿园开展户外整体设计装饰构思,另外还需重视童趣特征。形态不一的抽象画、卡通画及动物画都可在户外墙面装饰中被画出,让幼儿产生一种置身于童话世界的错觉。
对于活动室内的装饰及区域设置,幼儿园老师们不能光由自己来负责, 要与幼儿共同参与进室内布置中,让活动室变得愈加美好。老师们对于孩子们的建议也要积极听取,积极引导幼儿加入自身能够做到的活动中来。举个例子,提供一个粘贴自制作品的区域给幼儿,把幼儿以做、折、画、剪等形式做成的作品放到该区域的墙上面,这样一来,在上下学时,幼儿们就会带领家长去看看自己做成的作品,同时把制作该作品的缘由与内容阐述给家人,进而让孩子与家长共同接受美术教育。除此之外,还可把部分主题活动的绘画作品弄成可立展板,置放到户外或其他地方开展展览,这对幼儿来说,有着较好的美育成效。
现实表明,要使幼儿具备培育室内外优美环境的优良习惯,可利用积极引导幼儿加入环境布置来实现,进而促进幼儿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
(二)调动多种感官,表现审美情趣
案例:在一次大班的美术生活动《各种各样的大树》开始之前,我有意识地带孩子们到幼儿园户外去看一看,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天,花儿和树木的变化,积极引导孩子们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思及所想,卓一说:“我感觉,春天的太阳暖洋洋,小树发出嫩绿的新芽芽。”,朱瑾惠说:“桃花树的花骨朵张开了小嘴巴,好像在对着我们笑一样!”高梓涵说:“香樟树的叶子长出了很多红色的新芽,好像换上了新衣服”……
在创作的环节,有的幼儿在画完香樟树后点缀性地加了几只黑压压却不乏沉闷小燕子,有的孩子画上了晴天和雨天不同天气下的树的状态,有的则画出了不同开放程度的桃花和樱花……在讲述自己绘画内容的时候, 幼儿能够根据创作内容进行诗歌的创编。
       
这样将幼儿置身于春天美妙的情境中,通过看、听、思、说、画、唱、跳等多种感官的调动,促进了幼儿审美情趣的高度发展。
(三)密切联系自然,丰富审美感受
大自然是不断变化、丰富多彩的,人们的现实生活是美丽多姿的。所以说,不管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积极带领幼儿去与大自然进行紧密接触,对丰富多彩的生存环境进行全面体验。大自然自身就是极好的教科书。陈鹤琴曾说到:“大社会、大自然都是一本活教材。”引导孩子用真、善、美去审视这个鲜活的世界,表达客观真实的大千世界。在此时期,要积极引导孩子主动迈向、描绘及观察大自然。大自然包括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岩石泥土等非生命物质,也包括花草树木、鸡鸭鹅鱼、瓜果蔬菜等生命物质;使幼儿于自然中分享美、创造美、探寻美。周末,大手牵小手,带上一只漂亮的风筝去绿油油的大草坪上放飞,风筝在蔚蓝的天空中变得更灵动,更自由,更富有美感。又如那晚霞时刻天空惊现孩子们不常见的火烧云,春天,不知名的小昆虫们带着鲜艳的色调翩翩起舞;在塑胶跑道上,在青青草坪上,孩子们在嬉笑、打闹,他们多彩的衣服与草地的颜色交错,进而形成灵动的画面。大致看去,仿佛是一幅正在灵活运动的油画。老师们要积极利用大自然素材来带领幼儿去探寻、感受及体验美,引导让孩子们主动利用画笔来充分反映自身的感受。
   
(四)注重欣赏指导,提高审美情趣
培育幼儿审美情趣的关键途径是欣赏。所以说本人通常会择取容易得到幼儿接受及认知的美术作品来给孩子欣赏。
案例:在一次大班的欣赏活动中我选择了三幅艺术大师的代表作:一 幅是色彩鲜艳、主色调金黄色的梵高的作品《麦田系列》;一幅是色彩淡雅, 色调以静谧、安静为主调的张大千的国画作品《荷花》;还有一幅则是典型 的“蒙德里安风格”作品《红黄蓝》。在欣赏活动中,我改变以往的“有谁 在做什么”“这是什么”的提问方式,而是多提描述性、表征性的问题。如 欣赏梵高《麦田》时提问:“画家是怎么通过颜色来表达麦田的特点的?此 外,我还分别请幼儿将。三幅作品进行比较欣赏,评一评自己最喜欢的作  品,为什么。在如此的欣赏评价基础上辅以具有指引性的观点,让孩子知 晓要想产生美的效果,必须要做到色调与色彩的恰当搭配才可实现,进而 体会到色彩导致的直接感官刺激,最后得到较好的审美感受。如此一来, 既使得幼儿的审美情趣与表现力提升,也使得其视野得到扩宽。

可对人起到鼓励、引导作用的作品基本都是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幼儿人格的全面发展来说,幼儿美术教育中的欣赏内容对其起着独特的作用。利用丰富的表情、面、音、肢体动作、线、色等详细且灵活的形象来对幼儿进行感染,这是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特征,该特征可以使他们在无形中就 得到优良熏陶。老师们不仅仅要大力引导孩子们对优秀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还要积极引导孩子们利用自己的眼睛对现实生活中的美进行探寻,使他们得到全面充分的审美教育,使其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当然,幼儿在美感判断能力,以及美术的表现能力上必然是存在个别 差异性的。教师应该在提高全体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注重个别幼儿的特殊艺术眼光,为他们打造独特性格发展的必要条件;对艺术能力稍弱的儿童, 也应多及时给予恰当适宜的指导,从而帮助他们今后的发展。
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美的教材和抓住一日生活中对于美育的教育契机,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撕一撕、捏一捏、剪一剪、折一折、做一做等操作方法, 多培养幼儿感知和欣赏美的能力,并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幼儿创造和表现
美的技能。
(五)客观的评价活动,激励审美情趣
幼儿的角度出发,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教师要多尊重幼儿的内心和审美角度,接受孩子们天真稚嫩直观的评价,保护孩子们对于艺术作品的好奇才能真正地发挥幼儿艺术评价的正面作用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能力。
案例:在一次大班的美术活动《可怕的大灰狼》中,朱子煜画了一只大灰狼,张大了自己巨大的嘴并且露出了凶狠的牙齿,张牙舞爪的样子让人害怕,动物的形象被他表现地非常生动,就在画完大灰狼的时候,朱子煜用黑色的笔把旁边区域都涂成了黑色,这个时候有岑卓一跑来“告状”  “老师,朱子煜在乱画了”。询问了朱子煜的想法。他很委屈地解释:“大灰狼这么厉害,肯定会吃掉小猪三兄弟,小猪他们肯定会害怕啊,如果是晚上的话,那应该小猪就可以躲起来不被大灰狼发现了。”这张画虽然谈不上颜色美观、构图和谐,但是却表达了小作者满满的爱心和保护弱势群体的小小心愿。于是在接下来的点评环节,我单独拎出了朱子煜的画进行了表扬,而后给出更好的绘画建议。“比如说,你想让大家知道这是晚上除了可以涂成黑色以外还可以画一画星星月亮来表达,那样子既可以让大家知道这是晚上了,也会让大家觉得你画的很漂亮。”从更深的角度来看这幅画,也从背后反映出一个和平的主题:作者是一个充满爱的孩子,他
希望世界和平,世界可以充满爱。而不是弱肉强食。在这样“爱”的引导下, 幼儿的心灵包括看到这幅画的人都能够受到强烈的启示。

在生活中,人拥有的一项十分关键的本能感受便是对美的感受,我们可以从美中得到情趣,生活的根本动力便有情趣,而要想培养幼儿的生活情趣,就可以通过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来实现。老师们在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时,不仅要利用“美术教育”这一关键艺术渠道,还要与现实生活紧紧关联,让孩子们能够在大量思考、欣赏、倾听的过程中真正探寻到美,甚至创造美,这样一来,幼儿们在将来极大可能都会变成拥有高素质的审美型儿童。
参考文献:
[1]袁贵仁,《幼儿美育方法与途径》,《中国教师新百科》(幼儿教育卷),2004 年
[2]郑东明,《浅谈幼儿美育》,《山东教育科研》,1995 年 21 期
[3]业恭绍、蔡仪、朱之贤、林巧稚、薛沁冰,《家庭育儿百科全书》,北京
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