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下   作者:朱丽珍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关于数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深度整合,是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能从数学的角度敏锐地审视各种问题,能用数学的方法和策略,严谨地、灵活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朱丽珍
        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关于数学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深度整合,是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能从数学的角度敏锐地审视各种问题,能用数学的方法和策略,严谨地、灵活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当立足核心素养理念,不断改革创新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众所周知,以林崇德先生为首的核心素养的研究课题的最终研究成果确立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六大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目前,我国数学教育界对小学数学给出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六个要素,即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作为数学课改的核心问题,广大教师如何在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面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浅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培养数感,凸显数学的育人价值
数感主要是相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数感隐含在计算教学的各个内容中,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形成的,但又恰恰是通过每一节课的教学逐步积累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要充分建立隐性教学目标的意识。
1.通过动手操作建立数感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样也离不开动手操作的过程,如:在教学圆柱的特征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做一个圆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对圆柱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了怎样才可以做成一个圆柱.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得到的感性经验,正是圆柱特征的体现.例如,学生在做圆柱的时候要剪两个圆,就必须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如果不相同,做成的就不是圆柱,这就是圆柱的特征之一——圆柱的两个底面完全相同;再通过学生思维的碰撞,对于圆柱的特征学生也就自然而然掌握了。
2.通过定量刻画建立数感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科学。它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鼓励学生尝试用数字去刻画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状态,并从中进一步认识定量刻画事物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在教学中注意要多让学生动动手,多设计一些猜题游戏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建立数感。
3.通过比较发展数感
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估算一下一页报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撂纸有多少张?一把瓜子有多少颗?全校有多少名学生?10000人大约有多少?如果一个班是40人,30个班是一所学校,10000人是多少个班?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的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数,特别是较大的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时,能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用这种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大、小数的意义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4.通过表达与交流体验数感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 感受数的意义, 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数感。”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 拓展思维, 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 从而促进数感的形成。
??二、培养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运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1.创设情境,理解符号意识。
创设具体的情境,联系身边的事情,帮助学生去认识与理解符号,要尽可能在实际问题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符号以及表达式、关系式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2.数形结合,树立符号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十分注意加强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的大小概念,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符号意识的培养需要坚实的经验为基础,在教学中应促进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学习符号化的多种途径,允许个性化地表示符号;逐步体会用数、形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优越性,感受符号在理解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3.灵活运用,强化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意识的形成应当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生长新的知识经验。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在引导学生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后,及时写出字母表达式:S=ah÷2,便于记忆和使用。在应用这一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后,可以让学生解决类似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变形,从而求出三角形的高为。对符号的灵活使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符号意识。
4.鼓励创新,提升符号意识。
用符号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也像普通语言一样,首先要引进基本字母。从第二学段开始接触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数学符号的重要一步。从研究一个具体特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逐步提升学生对符号的认识。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理顺数学概念、规律等符号化的一般关系,从体验到理解运用,再从理解运用到按需要创新,步步为营,螺旋上升,逐步建立符号意识,实现学生思维上的飞跃。
三、建立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数学教育的根本仼务,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教育自己的学生学会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加以解决,即建立数学模型。本人认为,我们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训练学生的建模能力。
1.对数学建模的认知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意识,成功建立起数学模型,就必须让学生首先认知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用数学语言模拟现实的一种模型,也就是把一个实际问题中某些事物的主要特征,主要关系抽象成数学语言,近似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与变化过程。一切数学概念、各种数学公式、方程式、各种函数关系式等都叫做数学模型。
2.新旧联系,经历数学建模过程
小学数学中,新知总是在旧知的某一连接点上生长起来的,教师设法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架起通向新知的桥梁,借助旧知规律来构建新知的数学模型。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的数学活动过程。重要同时学生在尝试、验证、交流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将实际的问题进行数学模型化。
数学教育是对学生思维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也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方法,注重学生形成好的学习能力.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倡导多样式的教学方法,创建与核心素养相符的教学评价机制,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能力,解决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种种问题,让学生思维、推理等数学能力得到全方位发展.
[1]常剑萍.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分析[J].教育,2016(8):201.
[2]秦慧玲.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J].数学之友,2017(2):13-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