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故事化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下   作者:曹慧敏
[导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最有力武器。
        曹慧敏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山东省潍坊市,261206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的最有力武器。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应对多元化思潮挑战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分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有问题的基础上,论述将故事融入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必要性,并探究其在现实中的运用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高校;大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国社会的最基本价值取向与理想追求,是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的重要保障。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应对多元化思潮挑战的现实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当前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传统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理论教育脱离实际、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等问题成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现实瓶颈。因此,探索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走入他们内心的有效教育方法,切实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和谐统一,是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主体需求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QQ、微信、微博等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他们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强,乐于自我表达和自主学习。高校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和教育形式,多途径增强教育实效。然而具体实施中,不少高校沿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手段,依赖课程和课堂教学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政治色彩鲜明的理论灌输和枯燥乏味的知识点识记不能满足学生的主体性需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2、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通俗化表达,但它始终是国家顶层意识的综合,学生对其内容的理解仅局限于字面含义,并不了解其深层内涵及在现实生活中与国家、社会、个人的联系。因此,教育过程中应将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引导融入学生生活实际,才可能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产生影响。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注重组织教育内容,仅是泛泛的理论阐释,缺乏价值认知方面的相关疏导,理论知识的识记未能真正内化,当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选择或困惑时,难以发挥教育引导作用。
3、教学过程忽视情感体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价值观教育归根到底是德育,是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激发和思想启迪促生情感与理性的认同,建构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进而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世界、做出判断与选择,指导规范自身言行。概括而言,就是一个知情意行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认知、情感的心理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发端和基础,而传统课堂教学重视知识识记、忽视情感体验,知与情的教育严重脱节,导致学生很难形成深刻的价值认同。
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事化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可见“讲故事”对思想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抽象冰冷的规则和晦涩枯燥的大道理,故事化的表达充满了意趣和温度,更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另外,叙事主体和载体的多样化,为各类教育资源和教育形式的整合提供了可能。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师、学生、社会大众都可以成为故事的讲述者,满足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的主体性需求,多方互动提升教育效果;文学作品、图片海报、影视音频、网络叙事等多样化载体的运用,更迎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多途径渗透形成教育合力,也有助于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价值观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生硬死板的“概念”“原理”,它来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而“讲故事”通过故事情节的推进和生活场景的呈现向我们展示了真实而生动的生活,在故事叙说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直面生活中的诱惑、矛盾与冲突,触碰真切的内心感受,引发情感的共鸣,领悟和认同故事背后的价值倾向,进而建构自身的价值观念,在现实生活中指导价值判断和选择。可以说,极具生活气息和经验意义的教育故事让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沾了地气”,更容易被感知和深刻理解,“故事化”为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回归生活的路径。
核心价值观要深入人心离不开情感的感染和牵引,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实现“教会选择”的功能同样离不开情感产生的共鸣和体验。因此,在理论认知的基础上,需要情感的激发来深化被教育者内心的认同感。故事正是这样一种能够激发情感体验的教育方法。故事通过人物、情节以及所处的空间、时间等营造了特定的现实情境,在故事叙述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引导大学生走入情境、深切感知故事人物的情感变化,进而关照自身情感,获得完整的情感体验,实现知情合一、深化认同的作用。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事化的现实路径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及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都有着极其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是高校教育的重点工作。本文聚焦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瓶颈问题,拓展教育工作思路,尝试通过准备、呈现、反思三个环节,将“故事化”应用于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
1、准备
故事承载着价值及意义,是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故事化的基础。故事的取材可以来源于许多方面。一是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古代典籍中的经典故事蕴含着深沉而丰厚的文化力量和历史底蕴,在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关注历史的同时,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自觉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二是中国共产党艰难奋斗历程中涌现出的无数优秀人物及故事。

三是现实故事,可以是“感动中国”的榜样故事,也可以是平凡的身边人身边事,还可以是社会热点故事。四是校史故事,学校办学历程中的真实故事、杰出校友的人生经历对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从校史中发掘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契合的人文精髓。
对故事的梳理应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层次,即国家、社会和个人进行归类。国家层面应从民族和国家的演变发展历程、近代中国抵抗外侮奋发图强、新中国的建立、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探索直至如今取得的伟大成就等进行取材,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拥护党的领导决策并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社会层面应从社会热点问题入手,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教育医疗改革、从严治党取得的成效等正面热点积极弘扬正能量,对就业难、校园霸凌、摔倒老人碰瓷等负面热点要直面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消除学生思想及价值导向层面的困惑,同时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个人层面的故事取材相对容易,教师、学生、社会大众、道德榜样都可以是故事的主角和讲述者,这种身边事的讲述更为真实亲近,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感知平凡人人生故事的演绎及价值选择对个人发展带来的影响,更容易获得启迪、激励效仿。
需注意的是,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素材,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用于核心价值观教育,尤其是历史故事,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很多都融合了当时统治者的价值观念,因此对历史事件的讲解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都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要善于扬弃,寻找历史故事与现代价值观的结合点;对现实热点问题的讲述也应结合生活阅历及对社会的观察,进一步充实故事内容、增强教育意味。另外,还要考虑教学需要、教育目标及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坚持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故事素材进行再加工,如有侧重的突出故事中包含的价值冲突及主人公恰当合理的解决过程、结果等,提升故事的教育针对性。
2、呈现
故事的准备主要是内容,而呈现则侧重于故事的叙述表达方式。叙事主体和载体的多样性、叙事环境的变化,都为故事的多元化呈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首先,从叙事主体来看。第一,以教师为叙事主体。故事讲述的视角、程度、方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作为课堂主要叙事主体的教师,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有丰富的跨学科知识积累和故事储备,同时要能结合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特点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教育方法。第二,以学生为叙事主体。当代大学生自主探索和表达自我的主体性需求极强,要鼓励学生参与故事的讲述。一方面,故事素材的准备、叙述方式的选择及叙述思维的梳理,本身就是一个自主学习和价值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朋辈间的故事讲述,更贴合学生群体的思想状态和思维方式,从而提升教育实效。第三,以社会民众为叙事主体。可以邀请社会民众参与到高校核心价值观故事化教学中,可以是社会模范、杰出校友,也可以是学生家长、保洁人员、食堂员工等普通民众。他们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现实生活经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不同层面的理解,他们的讲述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多维、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其次,从叙事载体来看。语言、文字、影音图像、实践活动等是故事呈现的主要载体。语言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也是课堂上最常用的故事表达方式,要求讲述者掌握一定的叙事技巧,叙事思维清晰、语速适中、情感表达适当,并配合一定的形体语言强化表达效果。课外时间,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成长小说、优秀人物传记等。同时,可以通过海报、漫画、教育影片、微视频、动漫等的生动演绎,提升价值观的形象化认同教育实效。除此之外,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节庆仪式活动等,经过精心的设计,同样可以承担叙事育人的功能,并且因为“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实现价值观内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次,打破课堂的场域限制,将故事的讲述带入到事件发源地、伟人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等真实场景,可以极大的增强故事的影响力和感染力。除此之外,借助多媒体和VR技术构建虚拟叙事场域,也是优化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3、反思
故事的准备将简洁凝练的二十四个字转换为现实生活中可以感知与经历的故事和事件,故事的呈现让被教育者跟随故事情节完成了一次情感体验,概括的说,这两步仅是完成了德育的“知”与“情”。而浅层次的认知和特定情境下的短期情感触动很容易就被消解掉,因此,情感体验后要有“画龙点睛”的理性评价,将短期情感触动经过理性的分析和认同转化为深层次的道德意志。
学生深刻体悟了故事背后的价值意义,然而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中面临的情境往往存在差距,还应通过课上讨论或课后书面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果我是主人公,我会怎样做”和“后来的故事会怎样”等问题,以故事的“改编”“续写”进行自身价值观念的建构,即将叙事育人的功能延伸至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落实,才能最终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的和育人实效。
四、结语
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也是一项必须常抓不懈的工作,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持续有效开展,对于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至关重要。将“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结合学生群体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的优化,力求突破当前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瓶颈,切实提高育人实效,同时为高校其他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性思路。

参考文献:
[1]任丹凤.对教育叙事和叙事教育的功能及意义的解读[J].教育探索,2009(11)
[2]付洪,栾淳钰.高校运用“德育叙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5(12)
[3]张润枝,陈燕飞.在叙事中培育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德育,2015(8)
[4]郭丽双.隐性教育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作用[J].学习月刊,2008(7)
[5]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
[6]陈建文,许蕊.叙事的教育意涵[J].高等教育研究,2015(2)
[7]谭遇芳.从教育叙事中渗透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德育建设,2019(22)
[8]李拉.试论大众传播的隐性功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