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下   作者:白丽荣
[导读] 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必要要求是将高职院校思政化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就此,高职院校应该将思政化思想与专业化课程进行结合,将专业化课程与思政化建设同步进行。
        白丽荣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社会主义接班人培养的必要要求是将高职院校思政化课程建设的持续推进,就此,高职院校应该将思政化思想与专业化课程进行结合,将专业化课程与思政化建设同步进行。建设思政化课程的途径包括让教师明确德育的重要性并且保证自身具有一定的能力可以将专业课程与思政化可以进行有效结合,思政化课程的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在建设思政化的过程中需要寻找一定的“触点”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思想进行将结合,才是思政化课程建设的重要措施,并且德育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德育思想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高校思想会议上强调应该将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与思政思想进行一定的结合,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将德育思想也进行有效的领悟。除此之外,在2017年印发的高校思想建设推进的文件中也同样提出,将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提高必须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渗入一定的德育思想。但是虽然下发了有效的文件,高职院校中的思想教育还是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学校依然没有将思政建设有效引入到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中,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师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也不能很好的将思政思想向学生们进行更好的讲授。
一、抓思维:确立课程思政的方法论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建设存在多种路径,最重要的就是将教师的授课能力进行一定的提升,教师能力得到提升就会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会仅仅的只把专业课程讲授完就当做是任务完成。高职院校应该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让教师确定的一定的方法来实施课程思政的建设,并将此方法应用在日后的课程教学中,只有将课程思政的方法论进行有效的确定,才能有效的将课程思政进行初步的渗入,这样就会在课程教授过程中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慢慢的将德育思想传授到学生的思想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关系,并将德育思想更好的应用在日后的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进行,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抓素质:提升育德意识与育德能力
高职院校的思政化课程建设的主要推手就是教师,教师的德育教育能力也会是影响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有效的措施将教师的德育思想进行有效提高,可以通过建立专题讲座与研讨会等培训模式来对教师育德意识进行提高。在教师参加完专业培训后,学校应该再次组织教师将自身培训后想法进行整合,来增加教师德育元素的寻找能力,并在日后的焦旭过程中将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思政化课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结合,来提高自身的育德能力。教师可以将培训后自身所领悟到的思想融入到自身的教案中,学校可以将这些教案进行展示,并让每一位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进行问题寻找,并将每个人寻找到的问题在会议中进行提出,来优化每位教师的思政课程教案,最后将大家完善后的教案应用到日后的课程教学中,并利用该项教案来对学生的思政思想接受进行有效的监测。高职院校还需要将教师进行合理的组合,每个思政课程的教研工作室,都需要配备一位思政教师、一位专业课教师以及一位辅导员来组成三人队伍,来有效实施思政化课程的有效实施,实现技能传授与思想道德提升共同促进的目标。

三、抓融入:寻找专业课程与德育知识的“触点”推进
在思政化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多数人将思政化课程改革理解为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再增设几门与思政化有关的课程,但是这并不是思政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是在原有课程传授的过程中将德育思想无形的渗入到其中,这个过程的实现就需要教师找到可以将两者有效结合的“触手”,找到触手后教师可以将自身的教案进行有效的修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会德育教育的有效熏陶,使其可以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慢慢领悟到德育思想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存在许多不同的专业课程,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思政化建设不同应用,不同的课程应该使用不同思政融合教案,准确找到每项课程的思政触点,并将这些元素更好的与课程的中心思想进行联系,使得思政课程教学活动可以更好的在高职院校中开展。高职院校也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德育课程设计活动,让学生和老师们更好的参与到课程思政学习中,在活动中,高职院校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如何更好的利用自身所学来帮助一些困难群众解决问题,并将该过程中感受分享给大家,这样学生才能在此项活动中更好的理解思政的真正目的。例如,像摄影专业的思政课程可以安排学生们到乡村中进行采风,将乡村中最朴素的景色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得乡村的样貌可以长久的保存下来,还可以让学生们在摄影过程中更好的感受乡村的朴素情怀,让其更加懂得自身所学的这门课程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其他人留下回忆。
四、抓管理:将育德作为教学质量的重要监测点
课程是思政化建设的主要中心点。高职院校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放在首位,导致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中学生的德育思想一直没有得到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遵循国家指示,将德育思想与课程教学更好的融入在一起,切实的将院校课程进行改革。高职院校应将德育思想放在首位,将人才培养放在思政化教育的培训方案之中,如何将教学标准与课程教案更好的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是完善课程思政培养方案的主要措施。通过设置一定的德育思想融入方案也可以更好的对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测,正常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教师只对自身传授课程的情况进行重视,忽视了德育教育的渗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也只是仅仅的得到了知识的学习,思想并没有得到提升。高职院校可以将思政化课程教育纳入到相关的教育资源库,将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编入到学校的相关思政教材中,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教师提供教学依据,使得教师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结束语
总之,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从高职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出发,增强全员、全过程育人意识,深入发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找准融入点、契合点,充分发挥专业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
参考文献
[1]姜燕.高职“课程思政”与专业建设有效衔接实现路径的思考[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1):1-4.
[2]赵利娟,田建平.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实现路径分析[J].品位经典,2020(02):51-52.
[3]曹志超.艺术高职院校实现“课程思政”的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20):278-279.
[4]陈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1):47.
[5]梁艳. 分析高职思政理论课融入专业教育的实现路径[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64-6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