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教师

发表时间:2020/10/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6月18期下   作者:缪祥斌
[导读] 教师是教育之本
        缪祥斌
        庆来学校 红河 652300
        摘要:教师是教育之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教师应当具备“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三”和三个“四”的标准,是对教师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全面而系统的概括,是新时代好教师的标准,是我们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提升教师整体水平的行动指南。
关键词:新时代;“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
引言
2013年教师节前夕,还在国外的总书记给教师的信提出教师要“三个牢固树立”;2014年9月,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标准;2016年9月,总书记到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提出希望教师做好“四个引路人”;2016年12月,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要做到“四个相统一”。这些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包含着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对国家教育现状的深刻认识,对现存教育问题的全面思考,对我国教育及教师价值的新的定位,涵盖了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时代要求、内涵意义及实现路径等领域,为新时代我们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新时代教师要“信道传道”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第一位是“传道”,而要“传道”,教师首先要“信道”。新时代,教师的“道”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习总书记提到的“大德”。“三个牢固树立”的第一个就是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新时代教师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优秀的老师,是“经师”,更是“人师”;要能精于“授业”、“解惑”,更要把“传道”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认清自己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好老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
教育的本质就是“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用教师自己的理想去点燃学生的理想,用教师坚定的信仰去引导学生树立信仰。教师要发挥“模范”作用,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传播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党和人民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二、新时代教师要“立德示范”
金代学者张行简说:“为师之道,端口为先。模范不端,则不模不范矣。不惟立言制行,随时检点,即衣冠瞻视,亦须道貌岸然。”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同样认为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之师表的地步”。

“立德示范”要求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在言行、作风、意识各个方面都要给学生正面的影响,起到“示范”作用。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新时代的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治学、以德施教的。好老师应该取法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提升自身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真正让“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地。
总书记也强调,教师做的工作是传播知识、思想和真理,塑造的是灵魂、生命和人。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三、新时代教师要“勤学业精”
陶行知说过:“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新时代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和提高自己。“学高为师”,良好的专业功底是教师的基本业务素质的要求。业务精湛的教师应该具备较良好的专业精神、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还要有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开展教育科研的能力和心理咨询和辅导的能力。新时代教师应该是智慧型教师,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能够全方位帮助和指导学生。学生也许会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但绝不会原谅教师的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不能与时俱进的教师必然会被时代淘汰。
四、新时代教师要“仁而爱人”
习总书记说:“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新时代教师良好的师德要体现在对教师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教师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不会见异思迁,更不会唯利是图。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能从平凡的工作中获得成就和幸福,在教育工作中充满创造性。教师同样要对学生充满“仁爱”,是不计回报的,是无私的,是广泛的,是神圣的,是一种“大爱”。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学生严慈相济、一视同仁,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应该是新时代教师秉持的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应该是新时代教师坚守的教育初心。面对“涉世未深”、“懵懂未化”的儿童和青少年,教育本该“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心换心”。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教师不能只埋头教学,要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对形势的正确判断。要不断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学科前沿,不断提高教育的专业水平。要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真正做到习总书记要求的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
[2]习近平.习近平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回信[N].人民日报,2015-09-10.
[3]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努力把我国基础教育越办越好[N].人民日报,2016-09-10.
[4]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缪祥斌、1990年1月、男、汉族、云南宣威、一级教师、大学本科.
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教育研究、教学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