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瑾
江苏省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沁春路幼儿园 223299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尤其是学前儿童的教育备受关注,其中儿童构建游戏行为对于儿童的发展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构建游戏对学前儿童的认知、审美、身体以及非智力因素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构建游戏材料是结构游戏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能够对游戏的构建游戏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影响。本文从构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当前儿童构建游戏存在的问题,幼儿园构建游戏的材料投放情况,不同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以及促进儿童游戏构建行为发展的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儿童游戏行为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游戏对于儿童的空间意识、语言表达、记忆力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作用,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使得儿童更容易接受,掌握的更加牢靠,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同时,游戏的材料在儿童游戏构建行为中占据重要位置,不同的材料会使得儿童构建游戏的行为不同,其最终教育结果也必然不同。
一、构建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一)构建游戏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作用
构建游戏水平可以反映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而结构游戏的开展又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中,要求两岁的儿童搭建一座木桥,而丹佛儿童发展筛选量表中也用搭积木的方法测试儿童的发展水平[1]。构建游戏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需要儿童动手动脑,通过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知来进行创造,进而反映生活的过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儿童对于构建游戏的材料的性质、大小以及颜色有一个较好的认知,也能体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了解一些方位的概念,增强对图形与数量的理解,由此,通过构建游戏这一行为使得儿童能够更好的去探索,继而去解决问题,更好的促进儿童认知上的发展。
(二)构建游戏在儿童审美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构建游戏行为是儿童的一种艺术创作,其通过构建的作品就可以真实的反应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的美好的东西,也可以使得儿童在构建作品时真正的去像一个艺术家一样去创造。构建游戏行为构建的作品在形状、颜色等多方面都体现了协调与美观的关系,使得儿童在构建游戏中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然后去更好地提现自己的创造能力,间接地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其更好的去感受美和表达美。
(三)构建游戏在儿童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在构建游戏中,儿童可以通过堆积、放置、拼接等一系列的动作来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例如,一些小型的积木可以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够培养儿童动作的精准性,锻炼小肌肉,为后天的学习打下基础,大型的积木搭建游戏可以锻炼大肌肉的协调能力,让其感受身体重心的变化,户外的玩沙,雪等构建游戏,可以让儿童接受外部环境,也更好的去适应外部环境,促进儿童骨骼、关节的灵活与协调,总体上,促进儿童身体更好的发育。
(四)构建游戏在儿童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作用
构建游戏行为能让儿童直接的体会到自己的成功,进而产生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构建游戏常常因为搭建不稳而崩塌,儿童会重新再搭建,这样一个不断倒塌与重建的过程,让儿童体验到了失败,也提高了自身的挫折承受力,培养其形成认真与耐心的品质,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建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当前儿童构建游戏问题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构建游戏材料投放中缺少依据
儿童构建游戏行为的研究起始于积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儿童构建游戏用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一些简单的积木已经发展为各种类似于金属以及塑料的结构材料,目前,我国的幼儿园构建游戏投放材料比较多,但是总体的研究十分缺乏,结构材料的投放大多来自于教师自己的主观认知,缺乏一些科学客观的依据,比如教师认为积塑材料便于整理消毒,所以大多以积塑为主,而积木就相对较少,认为彩色就更加吸引儿童,更加美观,因此,大多数投放材料是以彩色塑料为主的,利用色彩优势吸引幼儿,忽视了对幼儿趣味性的构建,长此以往,则会导致幼儿对游戏本身失去兴趣,并缺乏探索性,严重的违背了游戏材料投放的初衷。
(二)游戏材料投放方式缺乏科学性
幼儿园教师不但对创设区域游戏的材料选取、游戏数量及游戏种类等缺乏一定的研究,在游戏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目的性不强、方向性不明确,重点不明了,教师的主导意识过强、缺乏一些有效指导的问题。而且很多幼儿园由于条件限制,并未对教师进行过一些相关培训。导致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不合理,不科学,最终导致游戏课程开展的效果不佳。
三、不同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
(一)通过转变材料颜色,增加儿童游戏兴趣
色彩会对幼儿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幼儿成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单一色彩的玩具被投放时,幼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就有了一定的限制,单一色彩的刺激过度,会导致幼儿逐步对游戏材料失去兴趣;多色彩的游戏材料会对幼儿的游戏专注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某种角度上而言,单一颜色可以提高幼儿选择的专注力。投放多色彩的游戏材料,虽然能让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逐步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提高幼儿“按需选择”的能力,也增加了幼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性。因此,幼儿园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课程的实际需求,将二者综合起来选择投放材料的颜色,在提升幼儿关注度的同时,让幼儿的选择能力也逐渐增加。
(二)不同材料选择,增加儿童动手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幼儿在自我意识逐步完善的阶段,更加喜欢在游戏中站在主导的位置,尤其在积塑游戏中,幼儿更加喜欢按照自己的想象力完成自己的作品,但是在积木材料游戏中,一些桌面类的积木游戏,幼儿更喜欢一起合作完成。因此,二者对幼儿的影响不同——积塑倾向于独立性,积木倾向于合作性。
四、促进儿童构建游戏行为发展的策略
(一)根据幼儿实际特点,构建幼儿行为发展
教师根据幼儿兴趣选择了主题,设计了游戏环节并投放了相应的游戏材料,但是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因幼儿思维的不确定性,游戏的整个环节会随机而变,有可能不会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进行,这个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的创新结果,观察幼儿创新后的游戏材料需求的改变,并且通过对创新结果的观察,提高教师自己的游戏创新理念,游戏材料投放安排。
(二)通过引导儿童动手游戏,引导儿童行为构建
教师应该多关注游戏区角的设定是否有流通性。因此,教师应善于结合教育内容多为各个游戏区角投放一些半成品的材料,让幼儿始终有种新鲜感。例如:教师可以在幼儿园的“医院”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让幼儿用泡泡泥和泥土做成“药包”;为幼儿在新开的“美食街”投放一些半成品材料,让他们去做一些美味佳肴;让幼儿自主的去设计各种各样的植物,再把这些美丽的植物仙子带到绿化区来美化环境。
(三)通过自然游戏材料构建,引导儿童行为构建
利用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建造的环境可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游戏场所,如运用沙、泥土制品、小石子等来制作隧道、天桥等各种自然建构活动,这种游戏场地还给儿童提供了多种接触自然材料的机会,且游戏材料简单,贴近自然,对于生活在现今城市生活环境中的儿童是极为可贵的。
总结:游戏是学前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基本活动,通过自主性或与他人协作的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感性认知以及情感体验,游戏材料作为游戏的关键因素,其投放方式对于儿童游戏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材料在活动中的价值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董素芳.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杜彬.结构游戏材料投放方式对儿童结构游戏行为影响的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0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