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目的 帮助5-8岁儿童养成正确的刷牙习惯。方法 通过对儿童模仿能力、家长干预情况、亲子互动方式的研究,结合市场调研情况,以游戏化的方式促进亲子间的交流,发挥家长在儿童行为习惯引导性的作用,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结论 设计一款亲子互动牙刷,提升家长在儿童刷牙行为中的参与感,以游戏互动的方式增进彼此的交流,让儿童学习并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使孩子受益终生。
关键词:亲子互动;儿童;互动牙刷;模仿行为;刷牙习惯;
一、儿童口腔健康问题的背景分析
儿童的口腔健康水平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不良的刷牙习惯是导致儿童患龋齿、牙周炎等疾病的重要原因。处于启蒙期的儿童容易先入为主,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再去纠正是很困难的事[1]。家长在儿童正确护理口腔中的作用至关重要,而现实生活中,缺乏相关产品来引导家长对儿童刷牙习惯的正确树立。
(一)5—8岁儿童最合适进行刷牙习惯干预
心理学家Thorndike认为, 模仿是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复制学习新动作的过程,模仿是儿童重要的学习途径。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模仿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完成度会越来越高,研究显示,真人演示时5岁儿童对成人动作的全模仿率大概在80%-90%之间,因此五岁以上的儿童具备较好的模仿学习能力[2]。而5-8岁的儿童正处于龋齿发病的高峰期,同时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学龄初期,因此本文选择5-8岁的儿童及其父母作为研究对象。
(二)家长在儿童口腔护理中的正确引导缺失
家长是儿童行为引导和习惯养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导会很大程度影响儿童的刷牙行为,然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是:家长对口腔健康的认知程度比较高,知道如何正确刷牙(87.7%),但是对于指导和监督儿童刷牙的行为意识相对较差(22.53%、30.40%)[3]。通过用户访谈发现,导致上述矛盾的原因,是有的家长认为乳牙最终会被恒牙替换掉,或者是想要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能力。而中国口腔医学会建议,年龄较小的儿童难以完成精细的的刷牙动作,正确的刷牙方式对于儿童来讲比较难以掌握,需要家长干预指导,以达到比较好的刷牙清洁效果。
(三)儿童电动牙刷市场调研
根据“决策狗”数据网站发布的2017年行业报告,儿童电动牙刷的销售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可见电动牙刷的使用效果逐渐被家长认可,并愿意为之买单。本文选用8款儿童电动牙刷,均是销售额前三品牌的产品——Philips/飞利浦、Oral-B/欧乐B、Bair/拜尔,普遍具备的功能是计时提醒、模式选择、换区提醒、全身防水等,其中5款牙刷配有辅助APP,加以音乐或震动效果,以游戏互动的方式激励儿童延长刷牙时间,变换刷牙部位。智能辅助趣味刷牙,已经是大势所趋。
(四)亲子互动方式研究
亲子关系是儿童接触最早的社会关系,对儿童的认知、学习等方面影响深远。亲子互动产品正是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行为及情感的双向互动,起到增进感情、寓教于乐等多重作用。现有的亲子交互产品多是本着“儿童为主、父母为辅”的理念,父母多是扮演见证人的角色,缺乏更深层次的互动[4]。儿童从第一颗乳牙萌发到能够独立刷牙,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在这全过程中都需要父母和儿童每日重复相同的行为,这无论是对于充满好奇心的儿童还是家长来讲都是一件比较难以坚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感受和体验往往会受到忽视,在面对孩子的抗拒、偷懒等抵触心理时,家长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在引导儿童养成正确刷牙习惯的亲子交互行为中,需要兼顾双方的体验感,提升家长的参与感。
在亲子产品中,产生互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感官的刺激来引发体验的共鸣,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人的本能感觉来唤起相似的体验感;另一种是通过相似的使用方式,或是合作完成相同目标等引起使用者精神上的共鸣和情感上的交流[5]。具体到本文中,笔者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家长在教育儿童刷牙时,通常会采用示范加讲解的方式,先亲身示范,再抓着儿童的手引导其完成相应的动作,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动作的重合,即大人和儿童的刷牙动作存在比较高的一致性,其目标也都是清洁牙齿。
二、设计方案
(一)产品设计目标
根据对5-8岁儿童及其家长的行为研究,借助儿童本能的模仿欲望,设计一款亲子互动式电动牙刷,结合声音等趣味形式激励儿童模仿家长正确的刷牙动作,帮助其掌握正确的刷牙行为,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二)方案设想
提出一种通过感官刺激和故事引导的方式来鼓励儿童模仿家长刷牙的方案,为了保持儿童的新鲜感,加入游戏的互动规则,通过角色设定,以“打怪升级”的方式激发儿童的好胜心理,眼、手齐动模仿家长正确的刷牙动作,并在儿童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进行角色的升级,以此作为一种鼓励。
(三)主要功能分析
1.蓝牙连接,共用充电底座,打开底座的开关,当检测到父母和儿童的牙刷均离开底座,自动连接蓝牙,进入互动模式;
2.动作检测,通过加速器、陀螺仪、磁力计采集刷牙过程中的动作数据,并经过输入端口接收数据,以家长的数据作为对比样本,儿童的检测数据换算之后进行对比,检测模仿动作的准确性,考虑到模仿延迟,检测数据忽略时间上的重合度,仅以数据的相似性作为判断标准,原理如图一所示;
3.角色代入,通过牙刷刷头底部饰品元素和充电底座上的硅胶套体现角色信息,增强角色的代入感;
4.声音反馈,通过声音,鼓励儿童模仿家长,若模仿不到位,则没有声音反馈。为了防止儿童在刷牙过程中由于好胜心过强,刷牙用力过度,损伤牙龈,使用压力传感器,在压力超过限定值时做出提醒,如图二所示。
(四)“刷牙”游戏规则
游戏设定是根据刷牙的行为特征进行设计的,刷牙是为了清洁牙齿上的牙菌斑、软垢、食物残渣等。为了符合儿童的认知习惯,游戏设置两种故事背景,一种是根据男孩的性格特征设计的战争类游戏,将刷牙行为卡通化为 “士兵”在“将军”指挥下消灭敌人,最终成为 “国王”。另一种是根据女孩偏爱的可爱小熊为角色,“小熊”根据爸爸/妈妈留下的线索,跋山涉水寻找爸爸/妈妈。游戏设置简单易懂。
游戏一,儿童扮演“士兵”角色,家长扮演“将军”角色,刷牙行为代表着“打击敌人”,模仿家长的动作代表“听从指挥”,在儿童正确模仿时,会发出“敌军溃败”或 “胜利”的祝贺声鼓励儿童。
游戏二,儿童扮演“小熊”角色,家长扮演“熊爸熊妈”,家长刷牙“留下线索”,模仿家长代表“寻找线索”,刷牙行为则代表“清除路障”。
每隔三个月,家长可以根据儿童的掌握和坚持效果决定是否让儿童进行角色升级,如果不升级,则只更换牙刷头,如果角色更换,则更换牙刷头和底座硅胶套,此阶段也可以解锁更多玩法,如让家长模仿儿童刷牙,更好地观察和检测儿童的掌握情况,两人合作竞赛闯关等,效果图如图3。
三、结语
本文通过亲子互动牙刷的设计,增强了家长在儿童良好刷牙习惯养成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和参与感, 在趣味的亲子互动中进行刷牙教学,让儿童享受刷牙的乐趣。本设计作为亲子互动电动牙刷设计的一次探索,区别于APP互动教学,采用家长真人演示,让刷牙学习更立体,调动多种感官共同帮助儿童养成良好刷牙习惯。相信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会有更多有趣、多维度的亲子互动方式应用于儿童良好习惯养成,帮助儿童真正掌握并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夏芒.交互式产品原型构建——以儿童交互式牙刷为例[J].装饰,2015(06):134-135.
[2]许贞. 演示方式对儿童模仿学习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3]郭洪菊,贾敏,王娟.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对儿童刷牙行为的影响[J].环球中医药,2015,8(S2):104.
[4]朱梦睿.游戏化体验背景下的亲子互动类产品设计初探[J].美术大观,2016(10):133.
[5]朱娜,刘慧薇.基于情绪体验的亲子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08):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