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银
福建省建瓯市建安中心小学
摘 要:小古文篇幅短小而意蕴深厚,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或文言文经典句段。本文从以读为本,熟读精思,促语言建构运用;以趣为领,创设情境,促思维品质提升;运用媒体,预测想象,促审美能力发展;拓展延伸,举一反三,促文化理解传承四方面归纳小学小古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小古文 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文言文记载和传承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而小古文即篇幅短小的文言文。统编教科书自三年级开始,就选编了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小学阶段一共有15篇。在小学阶段,学习小古文,为学生从白话文过渡到文言文架起一座联通的桥梁,让学生穿过时间、跨过空间和古代先贤智者对话,欣赏古代的花鸟鱼虫河流山川,在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中习得人生哲理。
那么如何在阅读和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是我们教育者苦苦追寻的命题。回归小古文本身,我们小学阶段入选的小古文虽然大多具有短小精悍、节奏鲜明、浅显易懂、寓教于乐等特点,但是接触小古文,我们的孩子还处于启蒙阶段,于是,笔者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古文教学策略,力求用最轻松、最高效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趣味盎然中爱上小古文。
一、以读为本,熟读精思,促语言建构运用
小古文归根到底还是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差别较大。因此,读必须成为小古文教学的主线。教师应该在教学各个环节狠抓读,各种形式地读,有层次地读。
(一)读通课文,初知大意
这一过程可分四步走:先由教师有声有色、抑扬顿挫地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小声跟着教师读,边读边标注停顿、重音和语调;再让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最后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进而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读出韵味,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熟读成诵,理解重点
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的基础之上,教师要注意指导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感悟,让学生进一步准确把握课文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意思说清楚,说具体。要注意灵活多变,切不可拘泥于以词解词、逐字串讲。有时,为了把意思表达得更加连贯、明白、准确,还可以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添加一些词句。而且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独立进行,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有困难时教师再予以帮助。教师紧紧抓住文本语言,以读为本,使学生从“学字解词”到“联句成段”,虚心涵咏,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感受了文言文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三)深读精思,感悟道理
一篇优秀的文言文,往往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学生在读熟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之后,要鼓励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实际,谈一谈故事中告诉人们的道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如笔者在教学《学弈》“明理”阶段时,在学生熟读成诵、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分析、思考、讨论、交流,教学环节如下: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2)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和生活经历谈谈感受和体会。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达到共识。
这一环节对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这则文言文故事的主题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使他们真正懂得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以趣为领,创设情境,促思维品质提升
由于小学生以学习现代语言为主,文言文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陌生,语境是不鲜活的。我们在学生初学文言文时,就要给他们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他们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增强他们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教师可适当讲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寓言、典故、轶闻趣事、背景资料、文言名句以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联系现代文的相关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教师还可以巧妙利用小游戏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教学,笔者设计图片与小古文句子连线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连线游戏初步了解了大意。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小古文的趣味性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实际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摒弃传统死板的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激情引趣,唤醒学生本心,为后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运用媒体,预测想象,促审美能力发展
想象力是重要的能力。在三年级阅读策略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在小古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运用“预测”和“想象”这两个阅读策略,如对情节的预测,对没有描述的场景的想象,如想象“李树多子折枝”是怎样的场景等。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文字之美,倾听弦外之音,教师需要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搭建想象的桥梁。如在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时,可通过音频播放王戎的自我介绍,也可以直接导入《王戎观虎》故事,目的都在于借助生动、通俗的故事导入,把言简意赅的小古文形象印在学生心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视频、音频、图片等进行教学,打造趣味课堂,点燃学生的激情。恰当的音频、视频等可以抓住学生兴趣点,生动展现枯燥无味的知识,既能提高小古文的吸引力,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学习,又能活跃思维,使学生在学习小古文的同时,收获更多趣味性的知识。
四、拓展延伸,举一反三,促文化理解传承
教材无非是例子。以文带文,以一篇带多篇是小古文学习的重要方法。在小古文教学的基础上应适当扩充课外知识,扩大小古文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积累更丰富的语言材料。
(一)群文阅读,类比迁移
如果学生在对课内小古文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和类比迁移,进行比较阅读、同类阅读等,就能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学了《王戎不取道旁李》后推荐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其他小故事,学了《学弈》后推荐学生阅读文言文励志故事《凿壁偷光》等。让学生阅读大量的课外古文,是实现学生从“能学古文”到“会学古文”的转变,提升学生学习小古文的核心素养能力。
(二)改写仿写,学以致用
改写。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小古文的内涵理解得更深刻,教学时,可让学生把小古文改写成现代文,为了使故事语句更加通顺,更加连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改写时适当地增加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不但能深刻地理解小古文的中心思想,更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仿写。小古文语言精练,表达清晰明了,质朴之中充满力量,简洁又不失雅致。教师可鼓励学生模仿文中的句子进行创作,但并不是要学生严格按照平仄、对偶、句式等要求写句子,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在仿写练习中逐渐形成养爱写小古文的习惯。
总之,在小学阶段小古文的教学是个难点,需要我们灵活地运用多种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由传统的教师讲解授课方式改变为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方法自主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对比中学习,延伸中学习,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小古文阅读能力,从而爱上小古文,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高飞.四步教会小古文[J].小学教学设计,2016(11:61-62).
[3]张小椿.学知识 养兴趣 开格局--浅论小学阶段小古文学习[J].福建教育,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