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 指导老师:俞国阳
宁波财经学院
摘要:每年一到毕业季,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将面临就业问题。如何选择工作,怎样才能得到工作机会,如何提高自身优势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毕业生要考虑的。本文就当前国内的就业现状、影响就业的因素及如何提高就业率等多方面对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工业工程专业,就业,影响因素
一、概述
工业工程是一门以现代工业化生产为背景,结合运筹学、人因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将人、环境、设备、信息、物料等多方面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学科。各个领域都广泛运用这一学科,该学科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用最少的资源为企业创造最大的效益。
二、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工业工程起源于美国,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中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晚,对工业工程的运用还较为匮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实力雄厚,为了更好与世界接轨,中国大力提倡智能化、信息化,最优化,这为工业工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工业工程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丰富的就业机会。
三、影响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3.1外部因素
(1)国家层面:国家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面临优化调整,较快的更新速度使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毕业生无法快速适应变化。
(2)企业层面:企业准入门槛高,对应聘者要求高,往往只有高学历、优履历才能入他们的眼,对一些来自不出名高校的学生非常不友好,他们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微乎其微,这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3)学校层面:学校进行学员扩招,相同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竞争压力变大。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对就业也有较大影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无法突出学生及学校的优势,特别是对于一些学校实力本就不够强大的毕业生来说更为不利。
3.2内部因素
(1)心理层面:不正确、消极的心理情绪抒发、错误的就业观、择业观。
(2)技能层面:缺乏过硬的技能,没有个人闪光点,容易被他人取代。
(3)其他层面:面临诚信危机,当代许多大学生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不惜伪造证书,学历。
四、如何改善
提高就业率需要高校、企业和毕业生三者共同努力。
4.1高校层面
①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突出学校优势和特色。
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教育。
4.2企业层面
①综合测评应聘者,不要仅仅凭借单一方面决定是否录用。
②增加就业岗位。
③积极培养企业高新技术人才。
4.3个人层面
①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要做到“一降、二升、三适应”。
降低就业期望值:调整好自己的价值取向,拓宽就业范围,不要仅凭借薪酬、个人喜好选择工作机会,个人喜好固然重要,但喜欢需要经济的支撑才能长久,因此理性选择,积累经验更为重要,一步一步走,可以为之后更优质的条件打下扎实的基础;提升自身素质:针对面试企业进行充分准备,学习求职技巧,培养良好的习惯,将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出来;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期间多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累实践经验,为之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②树立正确的核心观、价值观,积极践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指导思想,弘扬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
③培养自主创新意识,企业越来越注重创新,如果一个人创新能力强,能打破常规,充分发挥想象力,开发脑洞,不一定能得到长久发展;但如果没有创新能力,那么这个人一定无法长久发展。
④培养忧患意识,要学会未雨绸缪,居安思危,不能安于现状。时代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将无法紧跟时代步伐,很快就会被甩在身后。
⑤提高各方面技能
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基础,如果不能与他人很好的沟通,许多机会都将从指间溜走,沟通能使自己更好地与环境融合。一个好的沟通者能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取长补短,完善自身。
生活技能:独立是迈入社会的前提,只有脱离父母保护的羽翼和朋友的庇护,才能真正独立。只有培养独立的生活习惯,不依赖他人,遇到困难能自己解决,才能更好的在企业立足。
职业技能:考取与工业工程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等级证书,证书也是一个人能力的体现。
⑥培养积极乐观、吃苦耐劳的品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肯吃苦,能吃苦,一个人才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才会有更多收获。
结束语
无论来自哪个学校,哪个专业,都需要面临就业问题,社会大背景和自身条件同时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提升自身素质,才更容易获得宝贵的就业机会。机会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自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机会才不会擦肩而过。工业工程专业的毕业生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着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与其他有着悠久历史的专业相比,工业工程专业还只是个孩童,有更强的可塑性和更多可能性,只要合理引导,将会产生非凡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雯.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25):135-136.
[2]王鑫.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J].中国培训,2015(20):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