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838200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烦琐的作业体系,并且很容易受到各项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然而,通过利用质量监督管理手段,主要是对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管,分析、预测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性,划分管理的重点,以此减少施工问题,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实现良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果,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行业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策略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重要性
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之下,建筑工程行业也驶上了快车道,保证工程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证工程质量,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更加幸福,才能让人民有一个和谐、稳定、健康的生活。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要充分发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要做到不留死角,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进场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后方可运用到工程中去,对从中鱼目混珠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就会增加质量缺陷的发生率,严重的会出现质量事故,就会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建筑工程,就需要质量监督管理,就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为而保证工程质量。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尽管国家建筑行业发展较为迅速,但在制度和体系上的进程却严重落后,在监督工作中依然存在较大问题,最为显著的是市场自行调节机制不健全,没有长期规划,不具备长效机制,如压价、拖欠工程款等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应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公示制度。
2.2建筑市场秩序混乱
建筑市场快速发展的代价是发展不均衡,建筑企业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某些企业为了谋取利益,不重视工程质量,甚至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承包能力,不按照规范标准施工,或者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另外就是挂靠现象较为突出,进一步使得整个建筑市场混乱。
2.3监管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从当前统计数据来看,住宅质量管理工作近些年进步明显,由于国家对建筑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企业违法行为显著减少,监管措施落实率较高,人为导致的质量问题显著减少。但随着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中的运用,导致了出现新的质量问题,往往是因为监管跟不上技术的进步,缺少创新,无法满足现代建造技术的监管需要,常见的问题如验收不标准、检验技术较为落后等。
2.4监管人员素质水平偏低
从建筑行业总体来看,工程质量监督需要的是专业监督人员,目前区级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相对少,再加上业务重,人员水平低,部分机构对政策法规的认识度不足,都导致了监督政策落实大大折扣。而且针对监管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不到位,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培训体系。另外要杜绝形式主义,提高重视度。
2.5企业缺乏监管工作责任制度
多数企业还未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没有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位,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人员缺乏动力,没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出了问题也无法及时处理。根据住建部的相关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办法,责任监管主体应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工程项目风险,企业切不可将责任制流于形式,应建立授权制度、法人承诺制度、信息档案制度等。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推进的措施方法
3.1注重项目建设者的质量管理意识
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要认识到,自身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趋势,直接影响企业的工作氛围建设。
将质量视为项目工程建设的核心,以质量要求为基础做好基层员工的管控引导,能够确保员工在实践阶段具备良好的责任意识。建筑单位要定期开展培训引导工作,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并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围绕质量管理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彼此之间实现相互约束与引导。后续企业还需要加强考核管理引导,明确奖励机制与处罚机制,让一些责任意识强、将质量管理视为核心的员工,成为企业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典范,让基层员工有意识地拓展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并在施工建设期间有效应用。
3.2优化设置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确立项目施工建设方案是确保各个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效推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项目设计环节中,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实现对各项质量管理影响因素的把控。设计人员需要根据项目工程的基本特征,确立设计构思与管理模式,针对项目管理阶段的困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与管控[2]。建筑单位对设计图纸、施工方案的把控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做好项目施工建设阶段的各个环节把控,及时协调处理其中的困难问题,避免给项目工程质量带来隐患。同时,设计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积极开展沟通交流活动,针对会议讨论相关内容也需要认真记录,为后期的项目竣工验收以及审核管理奠定良好基础条件,给施工建设人员提供相应的参考。
3.3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完善建立监督管理法律体系,用高标准的要求对项目建设具体情况进行判断,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确保建筑行业的标准规范从大格局上看,始终保持一致。后续还需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要求监理部门定期开展工作汇报,对影响项目施工建设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处理,如果遇到违规建设,则需要按照建筑行业的处罚条例要求,对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管控指导。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应始终围绕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开展,监督管理的整体质量也因此会得到保障。
3.4提高质量监管人员综合素养
质量监管人员的工作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监管质量,并且很多工程质量问题都与人为因素有关,这就需要根据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求,合理挑选质量监管小组人员,保证监管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可达到标准。这就需要监督管理单位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质量监管人员培训制度,针对质量监管人员专业水平现状,重点对质检标准、操作规范进行强化,同时还要对建筑工程中的“四新”展开针对性培训,并通过工程监管实习等环节实际操作,将新监管技术有效落实到实际生产中。
3.5提升工程监管人才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
随着全球经济交流的加速,企业在管理中也要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高效、专业的团队,借助现代化的科技和高效的管理设备,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第一,定期举办各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现有员工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使得每个人都充分了解新设备的使用技能,借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库,不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手段,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通过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升工程质量水平。第二,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形式,广泛吸收高校中的专业人才,不断充实自身的建筑队伍。对于现场质量监管员要提升学习能力,在监管工作中融入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不断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借助现代化智能办公软件,规范现场质量管理。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不断发展,如今新建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做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全面加强工程建设效益。但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些许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保证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晓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5):151.
[2]张海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筑,2019,16(35):187-188.
[3]郝海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工作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59-160.
[4]晏豪.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9(35):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