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对策 胡江天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胡江天
[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为供应充足的电力能源,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并且提高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黄冈供电公司  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电力行业为供应充足的电力能源,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并且提高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企业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全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以便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进而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安全控制;措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和群众的电力需求量逐年递增,电力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须全方位优化运行机制。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在电力企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其工作的重点,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而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的安全问题会阻碍供电系统平稳运行,须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以提高电力调度的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
        1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及控制意义
        电力系统内部结构较为繁琐,当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极易受不同因素的制约,易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一方面,企业在生产操作阶段,所用电量非常大,电力负荷上下起伏明显,严重增加了运行管理难度,使安全事故发生率升高。另一方面,设备风险。基于新环境下,电力技术发展水平较快,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被应用于电力系统内部,这些设备较大程度体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现代化特征,但由于受到运行环境及条件的制约,加之电力调度运行操作与管理人员对这些设备的操作和运行路线熟练程度上还需强化。另外,若设备未能按时进行检测与检修,都将增加设备安全问题,最终给电力系统运行埋下安全隐患。自动化机械设备在不同领域应用频繁,特别是电力行业,此种新型工作技巧不但要求电力调度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拥有高强度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操纵标准性。电力调度运行模式的蜕变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电力调度工作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深远意义和价值。
        2影响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几点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影响电力调度运行存在安全风险,主要是电力操作系统较为复杂,在反复的操作中,要保证操作的准确度,技术人员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产生的压力和复杂的操作环境共同作用下,会提高人员出现错误的概率,尤其是系统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缺少相应的技能和经验,影响到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由于电力调度运行未能制定统一的操作规范标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随意操作的现象,直接破坏电力调度运行正常的工作,导致电力系统运行能力不断下降,无法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的电力能源。
        2.2设备风险
        电力调度系统由不同的硬件组成,每个设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都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的质量问题、性能问题等,产生的设备风险,会直接影响到电力调度运行的稳定性。设备在实际运行阶段,受到环境因素,如湿度大、温度高等,设备长期受到腐蚀,老化问题比较严重。一旦设备出现严重的老化问题,电力调度产生的荷载会加重设备的负担,直至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电力调度工作能力不断下降。电力调度工作由于设备引发的安全风险,一方面是企业缺乏对电力设备检查的重视,另一方面未能根据电力能源需求,配置科学合理的设备,电力调度能力受到影响。
        3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安全控制措施的应用
        3.1不断提升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能力
        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设备更高效持续稳定的运行,往往会采取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能力的有效建设。其内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第一,不断提高电力调度人员安全调度管理意识和良好的工作责任感,能够全心全意地尽职工作,同时还能展现出良好的工作态度。

第二,对于相关的电力调度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落实,坚决杜绝不合理的违规操作现象,绝对不允许发生因为调度交接而产生的损失现象,同时对于因调度出现相关的错误操作,一定要给予严格的处理。第三,不断加强业务能力方面的管理培训,不断丰富相关的实践操作水平能力,通过不断加强实践操作演练、演习,对于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能力能够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整个调度的发展建设。
        3.2注重优化设备缺陷
        在开展电力调度的过程中,设备缺陷现象时有发生,为此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避免出现超限运行的情况。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要树立好责任意识,及时排除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而针对于夜间与白天用电来说,要及时对电流的幅度进行调节,还可以通过改造线路的方式制定个性化的用电需求。例如: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逐渐深入,充分发挥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将电力自动化管理系统应用其中,对所有设备和线路进行网上“体检”,整合电压、电流、负荷、温度每个设备和线路等参数信息,及时发现电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设备在运行环节中存在的故障及时处理,准确找准故障位置,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排除,以此为电力运行营造良好的环境。
        3.3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操作流程
        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必须详细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对员工自身行为准则予以规范与评价。在日常工作中,应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体系,促使员工在工作期间有参考依据。另外,还要创建奖惩制度,熟悉和了解不同职位的工作内容,对行为规范,工作认真,态度端正的员工予以奖励与表扬;对态度懒散,投机取巧的员工进行处罚,由此激励员工努力工作。除此之外,落实监督机制,监督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将其融入到日常实际工作中。
        3.4引入新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进步,在电力系统内部也加强了自动化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平稳性,提高调度运行效率。在平时工作中,依据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调整与优化安全管理系统。电力调度运行管理部门还需结合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引入新技术。现阶段,较为成熟的电力调度管理系统、技术分别为能量管理系统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前者是在广域监测系统前提下管控电力调度运行过程,发现问题后及时运行技术进行处理,随时排除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后者可通过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内部数据共享,为运行管理数据提供精准性和可靠性。
        3.5建设智能变电站
        建设智能变电站,不仅需要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等,还应配置智能传感器等设备,使变电站可以快速准确的分析运行参数,有助于变电站在智能化状态下,可以提高变电站的调度效率。同时给予电力调度系统良好的安全保障。此外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向用户提供满足需求的电力资源,有效控制变电站的运行成本。智能变电站应用上述技术的同时,还会充分利用智能预防技术、检测技术等,使电力系统具备监控和调度等功能,从而有效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变电站智能系统,会在第一时间按照解决方案处理问题。
        4结语
        现如今电力系统以渐渐朝着复杂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在电力调度运行管理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要想有效控制电力调度运行管理存在的风险,必须依据实际状况,选择最佳的安全控制手段,比如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电力调度人员综合业务水平等,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入手,以此为电力资源平稳、安全输送提供保障,最大程度彰显安全控制措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邹高域,郭晨.电力调度运行安全信用体系建设[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27):380-381.
        [2]赵普,瞿静文,马建华.江苏电力调度运行与生产管理系统的集成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6):109-111.
        [3]宁剑.电力调度自动化运行管理规程修订解读[J].中国电力,2018(50):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