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设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分析 闫喜锋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闫喜锋
[导读]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给建筑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身份证号码:41072519900910XXXX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这给建筑事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因为我国地理面积宽广,每个领域具有的地理环境以及土壤种类存在差异,导致我国在开展城市建设工作时,将会面临一定的地基处理问题。以南方城市为例,由于其气候环境较为潮湿,地形也主要以山地为主,地质条件较为繁琐,在这种软土地基因素的影响下,给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增添了难度。怎样采用规范的施工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科学处理,提升地基承载能力,是当前房建工程企业首要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对房建工程作业而言,最重要的环节要属地基施工。地基是工程的基础,房屋的结构质量受地基的直接影响,地基质量关系到房屋的安全。正因如此,现代房屋工程作业必须处理好地基作业,提高重视度,保障寿命足够。施工中为保障工程足够稳定,就需要充分考虑地基类型。不同类型的地基在质量上的表现是不同的,如果使用错误的方法,将无法保障质量。软土地基是非常常见的类型,本文将以软土地基作为对象,讨论软土地基上的施工办法、施工技术,旨在能够获得不错的施工效果、施工效益。
        1软土地基的基本概述
        所谓软土地基,顾名思义主要是指一些土地含水量比较高,孔径空隙率相对较大的饱和性土壤,地基因为含水量较高会软,对于支撑建筑会有隐患,并且完工后也会撑不住很重的重量。一般来说,软土地基本身的稳定性比较弱或者可以说没有稳定性,容易产生渗漏等问题。假设在进行工业和民用工程施工时,遇到的地基主要是软土地基,这不仅使施工逐渐变得困难,而且对后期的维护工作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前期稳固和后期的维护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使其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通常,软土地基有三个特点。一是透水性比较差。软土地基含水量较高,土地的粘性也大,透水性相对较低,因此可以评定软土地基不具有透水性。因此,在软土地基建设工作中,因为透水性能差,土木工程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建设排水工程。在这一环节中,房屋建筑工程过程就会发生下沉的现象,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保证,还会发生后续安全事故。二是压缩性能强。软土地基主要由饱和黏土组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压缩能力。如果软土地基面临高压的建筑重量,就会发生软土地基变形,那么工程就会因为地基压缩变形而导致它的变形,而土木工程的质量也会不过关。三是承载力差。软土地基施工时,会形成较大的压力,对软土地基的施工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原有的固体土变为流动土,影响到本身的建筑还有旁边的建筑安全,因此,软土地基的承载力逐渐降低。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是通过向软土地基中心区域抛投适当体积、数量与质量的碎石块,并向软土地基两端延伸抛投。碎石块与软土地基接触过程中,受到自重量影响,将沉入地基底部地层,对周边所分布淤泥造成整体剪切破坏作用,淤泥产生向上翻涌现象,持续挤出地基中所分布软粘土与淤泥,从而起到增强地基承载性能、形成人工置换地基的处理目的。这项处理技术具有工序简单、处理成本低廉、见效快、工期短等应用优势,主要适用于处理表层无硬壳(或是硬壳厚度较浅)、淤泥保持流塑状、分布高灵敏土的软体地基。在应用抛石挤淤法时,应掌握以下施工技巧:向软土地基中心点抛投碎石或片石,匀速向地基两端延伸抛投,为淤泥提供翻涌、隆起的通道;在前期抛投的石块抵达地基底部预定位置后,方可开展后续抛石作业;对石块抛投位置的选择,应视软土地基坡度而定;做好石块选材工作,确保不同石块的体积、重量、造型结构相似,确保布料均匀;当所抛投石块堆满软土地基底层空间后,施工人员需操控推土机对超过水平面的石块推平,并配置压路机设备开展推压作业,直至地基表面平整、不再出现下沉现象后,即可停止石块抛投作业。

而在推压过程中,应向地基抛投适量小粒径碎石块;清除地基表面及周边区域所挤出的淤泥,并铺筑反滤层.
        2.2砂井法
        首先,砂井是用井和砂共同来强夯软土地基的方法,在软土地基中设定一些沙井,之后在上面铺设一层砂垫层,通过井的流动和砂垫层的一些空隙将地基中的排水管道充分利用起来,把地基中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水分排出去后,地基的排水功能才不会减少,而工程完工后的地基沉降和坍塌情况也会相应减少,工程也不会因此发生地基形变状况,人员和建筑的安全方面也会有一定保障,增强地基的强度和稳固。
        2.3水泥搅拌
        以笔者经验来看,多年来尝试过效果最突出的办法就是水泥搅拌法,这种加固方法效果十分突出。水泥搅拌技术依靠的是对水泥、软土、水泥固化剂充分搅拌,提高软土强度,保障地基足够稳定,能够有效增强地基的抗震性和稳固性。当然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水泥的速度和时间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要做好固化时间控制,确保水泥与软土的混合物承受力足够。结束施工后,第一时间清理搅拌机器和施工现场。不合理、不科学环节需要第一时间处理。施工中,一定要予以搅拌技术提出严格标准、严格要求,做好研究,这是推动房建工程有序开展的关键。
        2.4深层石灰搅拌
        这种技术常用在有着较高塑性指标的软黏土地基作业,一般来说,该作业手段会用到石灰这一固化剂,这种固化剂比水泥的效果要好很多。该技术作业中,需要强制性混合搅拌软土地基和石灰,让石灰和地基土出现化学反应,是一种经济合理、简单可行的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地基强度,并减少地基的工程后沉降和土层沉降,能够极大的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水平。施工中需要用到精细打磨过的石灰,搅拌中,为了避免出现石灰聚集情况,需要确保所用石灰粒径小于2毫米。并且石灰不可以堆放过久,最长不可以超过3个月,否则就会变质。施工前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表情况,如地表硬壳比较薄,则要铺垫一些砾石垫层和砂子,这样机械设备才能够在施工现场轻松的施工、顺利的移动。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明确施工搅拌范围,控制好桩的根数、截面大小和长度。施工中具体流程为,先对位桩体,随后下钻钻进,之后提升。按照结构承载力要求,明确桩间距。搅拌桩一般以等边三角形排列,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到四边形形状排列。施工现场需布设石灰池,遮盖好石灰粉,防止粉尘污染以及雨水掉落引发化学反应,伤害到工程人员。
        2.5强夯加固法
        强夯加固法是通过配置适当自重量与规格型号的重锤、强夯机等工具设备,将重锤起吊软土地基上方一定高度处。随后,放开吊钩等工具,重锤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对下方软土地基施加冲击力,开展强力夯实操作。地基土体在与重锤接触过程中、或是受到冲击力影响下,将产生瞬时压力,软土在短时间内产生液化反应,进而形成具有较高密实度、分布均匀的地基,实现强化地基承载性能、促使软土地基快速固结的处理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建筑业的良好运行与发展,各建筑企业与技术人员应加强对各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力度,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合理选择处理技术,科学编制地基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忠辉,史宇磊.房建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J].河南建材,2018(01):14-15
        [2]王奕朝.工民建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述[J].建材与装饰,2018(03):7
        [3]龚勋华,彭晓平.浅析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江西建材,2017(24):107+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