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陈飞全

发表时间:2020/10/1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陈飞全
[导读] 摘要:随着房屋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后浇带技术也不断创新,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身份证号码:41072819891119XXXX
        摘要:随着房屋建设技术的不断成熟,后浇带技术也不断创新,在房屋建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有效提升了房屋建设质量与水平,保证了房屋的稳定性。后浇带施工技术主要是房屋建筑过程中,根据物理学原理对房屋各部分的结构进行块面处理,使房屋结构形成分块,划小单位并在适当的部位预留施工裂缝,整体施工完成后,再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对不同的预留部位裂缝做好后期的填充处理,这样,就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保证建筑的效果。填筑要分时机、部位,根据各部分内容选择合理的填充材料,确保相邻模块结合紧密,达到设计要求。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
        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主要因为现如今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越来越好,对建筑的质量以及其舒适性等,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成为企业的目标,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为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概述分析
        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施工流程和规范进行工作,而有些建筑施工需要提前留出临时施工位置和缝隙,待其他施工部分的结构内部混凝土风干之后,在对提前流出的施工位置和缝隙进行混凝土的填补工作,将这些缝隙和原施工部分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就是所谓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后浇带施工技术往往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房屋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天气原因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运用这一技术就可以很好的防止这一问题的产生,如此一来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就可以得到提升。浇带施工技术的功能有很多,比如: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会运用到多种多样的施工技术,这些技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导致建筑结构发生变化,并且温度的变化会持续整个施工过程。因此,建筑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预留出一些缝隙,这些缝隙是为了使凝土在进行收缩的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更好的释放出来,这样整个建筑的结构就能够更加的持久。长期使用后浇带技术对施工裂缝的填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后浇带的主要作用
        2.1减少温度收缩影响
        建筑结构主体中的混凝土构件会因为外界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尤其在混凝土凝固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尤为剧烈。混凝土构件热胀冷缩这一现象往往会持续30-60d,在此期间温度的变化会对其造成持续的温度应力,一旦外界温度产生剧烈的变化而导致温度应力超出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极限,就会导致混凝土构件无法承受拉力或压力而出现裂缝问题,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而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应对温度应力这一问题,通过后浇带可以为混凝土构件的膨胀收缩预留一定的范围,经过一定的缓冲之后,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构件的影响会很大幅度的降低。
        2.2缓解建筑物的沉降差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各个连接处的解决方法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主要因为在建筑的过程中,地基以及重力等原因而发生差异性沉降的情况。后浇带施工技术,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主要是将建筑分为两部分,在施工时将高层建筑和裙房结构分开施工,这样当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束后其建筑的沉降也逐渐稳定了,在这种情况下,再对施工缝进行浇筑就会使得建筑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因为这种做法能够促使高层与底层的链接更加紧密,有效的降低了建筑沉降的概率,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沉降差异在建筑沉降的范围之内,提升建筑的质量。


        3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支设模板
        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模板的支设工作,但是在支设模板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垃圾清理工作,避免范围内的杂物影响后浇带的施工,导致后浇带效果无法达成。模板安装需要按照设计文件或者施工方案的标准来执行,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做好现场的把控工作,避免人为误操作导致后期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为了确保后浇带的稳定性,避免后期因为侧向压力的问题导致模板产生移动问题,施工人员在安装阶段需要注意做好模板的固定工作。模板固定之后还需要对钢筋进行绑扎,而且为了方便后需施工操作的开展,施工人员需要在上方预留一定的孔洞,其中孔间距应保证在5m作业,而孔直径也需要控制在0.6m与0.7m之间。
        3.2施工位置的精准定位
        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后浇带施工位置的有效确定,是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作用有效发挥的前提与基础。通常情况下,在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后浇带应设置在柱跨三等分中间位置,部分后浇到设置在梁结构、板结构1/3位置。以本文所研究工程项目的楼面后浇带施工中,共设置纵横后浇带四道,将楼面均等分成九块。与此同时,后浇带多为主结构受力相对较少的位置,如板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梁中部位置等。在确定高后浇带位置后,在施工图纸中进行详细标注,并给予一定文字说明,以更好指导施工实践,提升施工质量。
        3.3后浇带间距和宽度的合理设置
        在高层房屋建筑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时,要特别注意后浇带间距和宽度的设置问题,这一问题要严格按照现场施工情况来进行选择,整个房屋的工艺方面也要严格按照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来进行设计工作。与此同时,在进行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需要选择钢筋型号和应力的情况,在选择主筋和副筋时,需要注意承受应力的多少,经过严格科学的计算得出结果之后才能够进行选择。在进行切割和焊接处理工作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后浇带的具体施工情况来进行处理,避免出现后浇带承受不住建筑应力的情况。
        4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通病及防护
        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做好封堵处理,造成了建设过程中出现密实度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建筑工程漏水,主要成因是后浇带使用的钢筋数量多、模板间拼缝大,施工过程中,一部分混凝土浆液就会由模板缝隙流出进入到后浇带内,后期处理起来难度较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降低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无法保证建筑物安全。防护措施是进行在支模处理时,要严格操作规程,确保两侧模板紧密牢固,这样,就能够全面避免模板变形、裂缝问题,如果发现两块模板拼缝大,则需要及时处理好,为后期浇筑打下基础。要充分保证充分的振捣,使混凝土充分均匀融合。出现粉状垃圾主要是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混凝土配合不规格,造成了底层钢筋被粉状垃圾覆盖,影响了施工整体质量。处理方法是采取分层施工,做好多层设计,使施工能够分层进行,确保钢筋网密度,这就能够降低模板拆除难度,避免出现漏浆、漏水问题。
        结束语
        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带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现如今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要求,对建筑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后浇带技术在房屋建筑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的质量,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因为后浇带技术能够解决建筑中常出现的混凝土收缩以及沉降两种情况,为建筑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振华.浅谈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8):30+32.
        [2]张猛.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化研究[J].陕西建筑,2019(08):44-46.
        [3]赵蒙,郑思哲.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4):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