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1108119750212XXXX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为给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市政工程需加强对自身施工困难的克服,缓解施工材料、天气和施工技术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负面影响,解决机械和路面桥梁养护等方面的问题,从而确保市政工程能够在保质保量定期完工的基础上,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为我国城市建设奠定坚固的发展基础,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
引言
市政建设与市民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例如,为了方便人们出行,需要规划道路、建设桥梁;为了人们的生活方便,需要拆除违章建筑。市政的规划和建筑的建设不仅美化了城市,更增添了很多现代化元素,让城市充满了生机。因此,市政工程对城市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当前的市政建设成本较高、效率较低、施工的速度和质量有待提高,需要改进当前的施工技术。
1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
市政工程项目主要是指在市区当中进行工程建设活动,包括管道桥梁、公园绿化、电力网络、排水照明等各种方便人们生活生产的设施。与普通的项目相比市政工程项目具有工程大、工期短、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因此,在市政工程建设当中对测量、人员、材料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现阶段来看,部分施工团队在承接市政工程时,准备工作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市政工程建设的需求,所有需要对当前的施工技术进行改进。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2.1施工管理工作不完善
施工管理工作对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在目前,多数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都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管理缺陷,且这些管理缺陷在我国近几年市政工程项目快速发展导致国家对施工标准提出更高要求后,已经很难有序开展施工过程的有效管理,大部分管理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国家的相关要求。并且,由于多数企业还普遍缺乏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和了解,且因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欠缺,多数企业为应对国家调查,常会让这些施工管理技术人员身兼多职,导致其无法有效分配自身的管理时间,以致于在忙碌的工作中无法兼顾多项施工管理内容,从而降低了对施工质量的监管效率,导致施工管理工作未能体现其重要作用,进而影响了市政工程建筑的最终质量。
2.2施工材料选购不严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大量与其相关的建材企业开始快速建立,且其中隐藏着多个小作坊,将劣质材料参杂至施工材料中,从而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各施工企业需加强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通过构建严格的质量关卡,以此来确保劣质材料不会被应用到市政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为市政工程的最终质量和功能提供保障。
2.3缺乏施工安全、进度保障
当前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安全控制技术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是,由于多数施工技术人员缺乏相应的施工素质,且未能充分了解安全生产理念,所以其常会在追赶施工进程时,不能对施工环节的质量安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维护,以至于为市政工程的后期施工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从而引发了大量的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多数施工企业未能对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且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大量技术问题,以至于引发了较大进度控制误差,而管理人员又未能对进度问题展开深入的原因分析,从而对市政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阻碍。
3解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的有效措施
3.1创新施工理念,优化管理标准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创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现代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理念,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现代市政工程的应用。为了满足人民城市建设的需要,进一步考虑群众的人类生态需求。通过提高整体结构的效率,降低了本发明的发生。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行政领导应该率先创新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将新技术引入到大型的新设备和新设备中,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市政部门在实际管理当中,可以针对建设技术的共同问题和现代市政建设的需要,积极研究先进施工技术,维护市政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施工技术的管理也应科学有序,在标准化的市政施工技术的推动下,通过适当的技术开发投资和技术创新,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3.2完善测量技术
测量技术关乎施工计划全局,必须提升测量的精准度,为施工提供数据支撑。例如,针对道路排水项目,施工团队就要结合完整的施工目标,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全部的数据测量。测量开始之前要准备所需的各种仪器,如卷尺、全站仪、反射镜片等,完善各个阶段的测量内容。针对现场施工测量的工作环境,需要安排测量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现场勘察,办理测量需要的各种手续,保证测量误差在合理范围。前期测量侧重于地面高度和建筑物,主要是为了收集原始资料。对于明挖作业进行测量时要注意几点:一是针对支护结构进行测量时,要保证水平和垂直角度,合理安放全站仪;二是在土方挖掘当中要控制高度,可以借助水平仪,然后间隔一段距离做下标记。当然在测量当中也要完善测量工具和设备,积极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测量设备,提升测量的速度,降低测量的误差,从而提升测量的效率。
3.3落实材料管理
针对材料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在采购、入库、保存方面分别安排人员进行管理,落实责任制度。首先,采购人员要制定完善的采购计划,包括施工材料、数量、单价等,通过市场对比选择质优价廉产品;其次,入库和出库过程中要严格核对出库和入库的材料和数量,做好登记;最后,针对材料的保存要注意防火和防潮,对不同性质的材料进行分类管理,在保证材料性能的同时还可以方便出库和入库。第二,严格遵循材料使用管理条例。规范的使用和管理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降低施工成本。在材料使用当中要结合当前的施工进度,发放施工材料,对于施工材料使用过多或者过少要进行了解,如果出现计划之外的产品消耗要进行登记。另外,要安排相关的材料管理人员去施工现场勘察,对剩余的施工原料进行回收,减少成本支出。这种方法便于施工管理者对施工进度和材料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有利于及时预估建设成本,从而制定更为科学的策略。
3.4采用新型施工材料及设备
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除施工人员的施工技巧和能力外,还包含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所以,施工企业需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筛选和检测,在选取、配送和储存材料的过程中,需严格对材料的质量和性质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分析,从而挑选出质优价廉的施工原材料,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并且,为贯彻我国深入执行的环保节约理念,在进行材料选取时,工作人员还需尽量挑选对周边环境损害程度较低的原材料。对于施工设备,企业需加强对新型设备的引入和利用,通过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准确的检测和维护,从而确保施工设备的作用和功能能够满足施工内容的开展需求,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市政工程建设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类型。施工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工艺,更好地降低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红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6(11):104.
[2]刘云.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J].智能城市,2016(1):201-202.
[3]冯小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及改进策略[J].低碳世界,2017(33):230-231.